作在文件资料和档案资料的工作文员,而且他们还有两个更加重要的任务。
一个是保护国家机密,对机密文档进行整合与收藏。
一个是对各种资料文档进行分析和总结,这对于后世人而言,及其重要。
既然重新组建了一个克格勃,并且还整合出了十个总局,那就应当选出对应这十局的合适负责人。
大肃反仍在继续,而在大肃反期间,确实有不少人表现出了他们应有的冷酷无情,或者聪慧敏锐的特征。
所以,玛利亚和捷尔任斯基分别举出五个人,先由他们来暂带十局。
首先是一局,一局是针对国外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局是最艰难且斗争程度最激烈的,因此需要一个狠人来负责。
于是乎,捷尔任斯基推荐了一个人来担任一局负责人,他的名字叫做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叶若夫。
当听到叶若叶这个名字时,玛利亚愣了一下,因为这个人她可太熟悉了。
原时空中的大清洗,叶诺夫自称第二屠夫,没有人敢称第一。
要说是狠人,叶诺夫确实符合,但玛利亚需要的狠人并不是心狠手辣,为达成目标不择手段,甚至可以牺牲他国或者本国无辜百姓的家伙。
所以,在捷尔任斯基推荐出叶诺夫时,玛利亚立马表示,别要他,可以再选选。
捷尔任斯基自然无法理解她的担忧在什么地方,但他还是接纳了玛利亚的建议,然后选出了另外一个人。
“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
玛利亚下意识地捂着自己的额头。
如果不是对捷尔任斯基有所了解,玛利亚甚至认为,他是故意的。
第一个推荐的人是叶若夫,第二个是贝利亚,这推荐的都是有不少问题的人啊。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贝利亚或许比叶若夫好上不少,但也他本身就有不少问题。
要知道,叶若夫是一个极度恶劣的小人,那么贝利亚可以算得上半个阴谋家了。
莫洛托夫就对他做出过一个评价,说他是一个‘毫无原则,给谁效劳都可以’的人。
这样的人,完全不符合苏联利益,更不符合一个情报机关的核心领导人。
“要不,我们再挑挑?”
见玛利亚脸色尴尬,捷尔任斯基立马意识到,自己挑选的这个人,也是有什么隐患。。
最后,捷尔任斯基决定从原来的情报部负责人里面,进行人员挑选。
至少短时间内,还是得任用这些有经验的负责人,然后再一点点地将工作重心,移交到年轻一辈手上。
例如安德罗波夫,又例如伊万·亚历山德罗维奇·谢罗夫。
但是,要给情报部门培养更多合适的人员,就必须有专门的学校进行培育。
所以玛利亚给出了一个建议。
“或许,我们可以建立一所高等学校,专门培养边防和通信干部、密码译员、某些技术专家。”
这番话立即得到捷尔任斯基的认可,而这所学校,也将会以捷尔任斯基的名字命名,就跟伏龙芝军事学院一样,这所高等学校会被命名为‘捷尔任斯基高等学校’。
从计划到开始实施,刚好花费一个月的事件,六月份成为了情报部门人员调动的时间。
由于这场情报部门的改革工作,是由玛利亚和捷尔任斯基负责,因此这项任务基本不会受到任何阻力。
而且现在的苏联还处于大肃反期间,这使得情报部门的重组,变得更加迅速。
仅仅一个六月份的时间,克格勃便基本重组了一半,内部的细节问题,则需要时间去一点点解决。
本以为克格勃成立之后,还需要一些时间去适应。
毕竟,一个情报部门突然间被划分了十个总局,无论是里面的情报人员还是在外面执行任务的工作人员,都需要进行工作交接。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第一总局,很快就交出了他们的第一份战绩。
一直潜伏在日本的佐尔格,给一局发送了一份电报,经过破译后得知,这份电报里面,写了一条至关重要的情报。
那正是,日军的七七事变。
然而,这场七七事变却跟原时空的七七事变有所不同。
首先的不同表现在,皇道派的存活。
由于潜伏了两位同志到皇道派里面,而皇道派里面的青年军官都是满怀爱国主义,且又缺乏革命理论,导致没有一条明确的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