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那时候的国际纵队,是以巷战的方式,保卫了马德里,那么此时此刻的加泰罗尼亚军队,则是在正面战场上,抗住了压力。
眼见加泰罗尼亚军队如此给力,共和军也出击了。
然而,共和军战力很弱。
在内战中之初,大部分职业军官都投奔了国民军,而且西班牙共和政府曾经对军官进行了大清洗。
单单是海军那边,就有百分之七十的军官被他们枪毙杀死。
如此极端的操作下,西班牙共和军的军队建设十分落后,甚至可以说停滞且后退。
为了应对内战,西班牙共和政府只能大量使用民兵。
然而,民兵的战斗力和组制度很差,他们从不服从参谋部的指挥,而是听从自己的公会或者政党的指挥。
一旦参谋部下达作战指令,他们首先做的并不是整备军队,而是开会,商讨是否执行这个来自参谋部的命令。
民主是好,可过度民主而忽略了秩序与组织性,就会出现严重的问题。
这就是西班牙共和军现在的问题,即使已经过去一年,他们也无法解决,更不用说不久前他们才爆发了一场内战中的内战。
所以当共和军参谋部决定出击时,他们内部的共和军却先开会,然后开会中出现分歧,然后再争论,掐架。
本来可以下午出击,却硬生生拖到了第二天下午,而且还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听从,还有一部分部队是选择南下,去进攻一些毫无意义的村庄。
而他们所要面对的,是弗朗哥精锐的国民军。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弗朗哥的部队,直接把将共和军给打得溃不成军,只能退回去马德里龟缩在里面。
得知共和军的出击失败后,奥莉佳也不急,她只是加大兵力,力求将北方平稳了。
意大利军队在阿拉贡的战斗中可谓是骁勇至极,然而意大利军的一个巨大缺点也同样暴露无遗。
那就是,他们的后勤十分拉垮。
负责指挥意军的指挥官,正是意大利的著名将领乔瓦尼·梅塞。
这位将领对装甲的认识和运用颇为出色,深得墨索里尼的欣赏,所以他才会负责这场战斗。
然而,他的作战风格偏向于战术,而非战略。
在阿拉贡战役中,他指挥着留守在这里的两个步兵师,多次击退弗朗哥的国民军。
然而,他在补给的安排上,却显得格外混乱,这导致留守在这里的两个步兵师,竟然出现了弹药不足的情况。
若非奥莉佳知道此事,并即使安排了一百辆货车给他们运送弹药,恐怕这两个步兵师得上刺刀打白刃战了。
得到补给弹药补给之后,奥莉佳又一次做出战略安排。
她很清楚,如果北方不能平稳,共和军和他们加泰罗尼亚军队都要被吞并。
随着兵力的加大支出,再加上弗朗哥是需要两线作战,最终还是让奥莉佳占得优势,攻下了阿拉贡这座城市。
阿拉贡算不上是什么富裕城市,但它是一座连接北方到加泰罗尼亚的城市。
如果要进入加泰罗尼亚,陆路方面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走马德里,一条就是走这阿拉贡。
如今马德里还掌控在西班牙左翼政府手中,奥莉佳攻下阿拉贡之后,算是有了安全保障。
既然保障有,就应当继续进攻,扩大优势。
这是意大利将军乔瓦尼的建议。
然而,奥莉佳却做出了另外一个选择。
“只懂得进攻,到时候我们就会成为下一个西班牙共和政府。”
一席话语让这位将军哑口无言,毕竟他只是来这里支援,按照墨索里尼的命令,他必须听从这位女士的命令安排。
很快,奥莉佳的安排重新部署了。
就跟弗朗哥一样,她攻下加泰罗尼亚以外的地区后,首先做的就是稳固自己在这片地区的政权。
由于这片土地原本就是西班牙共和政府在管理,所以这片地区的人民都过得十分糟糕。
当奥莉佳来到这里时,准备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恢复这里的经济民生,而她的做法,就是建设军团的建立。
建设军团这个方法自然是从玛利亚那里偷学来的,说白了就是摸玛利亚妹妹的脑袋。
而且奥莉佳在建设加泰罗尼亚时,就已经开始组建类似于建设军团的生产不部队。
所以在如何恢复建设与秩序方面,奥莉佳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