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朱可夫终归是幸运的,他很快就观察到指定方向却是有所异样。
那是一抹黑点,正不断扩大,轮廓正隐约浮现。
随着轮廓的越来越清晰,朱可夫立马察觉到这就是敌人的飞机。
已经顾不上什么惊喜不惊喜了,朱可夫连忙给防空部队做出指令安排。
由于他观察到的是敌军的侦察机,所以朱可夫让防空部队优先做好掩体覆盖。
一些来不及使用掩体堵盖的,则利用烟雾弹进行封烟。
很快,侦察机到来了,底下的hong军只是当了一回aa人,朝着天空放了好几轮子弹。
&nb防空是肯定是威胁不料英国的空军战机,但他们确实给予了侦察机的一定压力。
待侦察机逛了一圈便离开此处,将这里的信息带回去。
紧接着,便是战机的到来。
由于英国占用了基尔机场,所以他们的战机能在苏军战机到来之前,迅速赶赴战场。
因此当他们了解到苏军这边缺乏防空力量,同时领空上方没有战机出现,他们便打算先下手为强。
“只要抢在苏军战机到来之前,给他们迎头痛击,我们就能满载而归!”
空军司令激昂地说道,然后便做出出击指令。
英国空军迅速起飞一百八十多架飞机,准备对朱可夫的部队实施轰炸。
可是,当英国空军飞到苏联上空时,他们便立即遭到苏军的防空炮攻击。
由于是提前准备,而且这些飞机很早就被雷达所探测到,所以防空炮可以提前架设,实施先手射击。
再加上苏联的空军已经架设在柏林机场上,其距离并没有英国空军司令所认为的那般遥远。
所以当英国空军享受着苏军地面防空炮击的热情招呼时,苏联空军正火速赶往现场。
最终,英国空军在交代了五十多家飞机后,便迅速往后撤离。
苏军这边也同样有所损失,大概有三十多家飞机出现了不同程度上损失或损毁,但地面部队的损失则少了很多。
如此一来,防空方面有了一定的保障。
接下来就是对汉堡的强攻。
如若是常规战斗,苏军的最合理方式应该是缓缓推进,一点点吃掉他们,从而避免太大的损失。
但这次战斗是不能拖缓的。
渡过易北河之后,就应当加大进攻力度,将他们‘锋芒’发挥到极致。
一旦拖缓了速度,到时候德军或者法军介入进来,他们就更难取胜了。
所以,时间不允许他们缓慢推进。
尽管英军的重坦威胁很大,但他们重坦数量不多,而朱可夫所率领的三个装甲师可是占据着战车优势。
有着数量优势,那就采取围而歼之的战术。
决意已定,朱可夫的进攻指令下达之后,苏军开始对汉堡这里的驻军发起强攻。
双方就在这片战场上,展开了激战。
英军拥有装甲力量的质量优势,凭借着重坦的优势,苏军往往牺牲好几辆坦克才可以对其造成威胁。
但苏军也找到了这些重坦的弱点,那就是迟缓。
正因如此,苏军坦克这里采取了群殴战术,往往会以几辆或者十几辆坦克,对一辆英军重坦进行围攻,对其展开全方位炮击。
尽管正面装甲上,英军重坦确实是无敌的,苏军的轻型坦克火炮口径压根就起不了任何作用。
但是,侧面装甲却给了他们机会,脸贴脸射击更是有效。
所以战争一开始,苏军坦克就发起了无畏式冲锋。
而且有一些苏军战车上面还挂着不少苏军士兵,他们会利用轻型坦克的速度优势,迅速冲入战场,然后又在指定位置下车,开始组织防线。
原时空中,苏军的冲锋往往是以散兵线的方式,以一波又一波的涌浪时冲俄方,冲垮敌军防线。
虽说散兵线能让苏军士兵之间距离拉开,以此来避免线列步兵问题的。
但是,这样的冲锋依旧会给苏军带来不少伤亡。
这个时空的苏军则采取了以小组为规模的作战方式。
作战单位会从原来的‘营’转而改变为‘连’,当每一个连接近敌军三百米处,又会分散开来,以‘排’为单位进行作战。
而且排还不是最终的作战单位。
为了实现‘人力扩大化’的作战效果,距离敌军两百米处,‘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