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惊人的轰炸之下,全部死绝了。
就跟208高地附近的小高地一样。
可是,这一次的情况却出现了意外。
早有预料的海因里希,在苏军发起大规模轰炸之前就已经做好了防空措施。
他的防空措施分为两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以208高地四周围的小高地,建设88防空炮,以这些高地进行防空工作。
第二个方向,对208高地进行坑道挖掘,建立大量的山体防空洞。
尽管在面对苏军的长时间轰炸之下,208高地上的不少防空洞都出现了坍塌现象,让很多德军都被生生活埋。
但是,仍旧有绝大部分的德军活了下来。
当苏军的空炸结束之后,海因里希便命令德军士兵立即冲防空掩体处走出来。
他以撕心裂肺的嗓门,对所有德军士兵喊道。
“苏联人的轰炸揭开了地狱的面纱!”
“我们是即将步入地狱的死者,是令地狱都肝颤的德意志军人。”
“让苏联人上来吧,然后让他们知道,谁才是真正的魔鬼!”
“战斗,战斗,战斗!直到大地饮尽所有人的鲜血!”
“angriff!!!!!”
原本被苏联空军的规模轰炸所震慑的德军士兵士气,很快便恢复过来,并以高涨的士气立即回到自己的防守岗位上。
然后,伴随着208高地地下的‘乌拉’冲锋声,已经做好准备的德军士兵扣下了扳机。
灼热的子弹凭借着高地优势,迅速形成了一道道炽热的金属风暴。
其形成的交叉火力,让冲锋在第一线的苏联hong军士兵,全都倒在了冲锋的路上。
尽管德军的突然反击让苏军感到十分诧异,但这并不会影响到苏军冲锋时的决心。
双方就在这座海拔为208的高地山展开了极其残酷血腥的激战。
从一开始的远距离炮轰,到中距离射击,再到后续的近距离搏杀。
当双方都冲杀在一起时,便是苏德双方士兵之间的近身肉搏。
一旦陷入近距离肉搏,双方便只能以最原始的方式战斗,或是撕咬,或是拉扯。
硝烟弥漫在上空,仿佛凝聚成厚重的乌云,遮挡住本应普洒下来的阳光,使得战场一片昏暗,只有猩红色的火光为这片战场添色。
第一次进攻结束了。
能退回来的苏军都退回来了,一些来不及退下来的苏军会在高地的一些隐藏角落处,以自己的散兵壕为掩体,保护好自己。
就这样,苏军以一万五千人的伤亡代价,失去了第一次进攻的主动权。
由于是进攻方,苏军的伤亡人数确实大得惊人。
但是,德军的伤亡人数也不低。
第一次的大规模轰炸已经让德军内部出现大量伤亡,然后在苏军的‘乌拉’冲锋下,更是损失了不少德军士兵。
海因里希初步估算,德军的损失肯定是接近一万,或许是八千,或许就是一万。
第一轮进攻失败了,但苏军还未就此停止下来。
总结了第一次进攻失败的经验,身为这次主攻的指挥官,崔可夫打算调动重炮对这个高地进行炮轰。
至于要如何架设重炮,崔可夫选择了靠近208高地的两个主要小高地。
虽说这两个主要小高地被称之为‘小’,但那是相对于208高地而言,单从海拔上来看,这两个高地至少六七十米高。
这样的高度,自然会成为德军的重点防守要塞。
虽然说一开始的大规模轰炸中,确实把几个高地给犁平了,如今也被苏军给占领了。
但是,靠近208高地的这两个小高地,却没有沦陷。
做出决策之后,崔可夫准备好第二轮总攻,其主要进攻点208附近的两个小高地。
这一次,苏军运来了八十八门b-4重型榴弹炮过来。
这款重炮是以约瑟夫的名字命名,名叫斯大林之锤,是在1926年的时候就开始研制,1931年6月开始服役。
此炮口径203毫米,总重15.8吨,炮管长度5087毫米。
由于此款重炮实在是太重了,一开始的考虑是通过列车轨道去进行运送。
但很快,苏联的火炮设计师灵关一闪,给了这款火炮一个拖拉机履带式炮架。
如此一来,便成为了为数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