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红色玛利亚 > 722.暂时过渡,破译的繁琐

722.暂时过渡,破译的繁琐

从古至今,战争的形式并不局限于正面战场上的宏大与规模,还有暗地里的较量。

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信息战。

古罗马时期,凯撒便为了保证传达信息时能够实现真正保密,便发明了变换加密的方式,后世人命名为凯撒密码。

这是最原始的信息加密方式,是通过字母的替换进行加密。

例如,偏移量为3的时候,a将会被替换成d,b替换成e。

以此类推,从而达到了信息上的加密。

这样的加密方式在古罗马时期确实很厉害,即使截获了信息也无法破解里面的内容。

然而,放到现在就不一样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信息加密就已经存在,只不过各自的信息加密方式是有所不同。

有些人是通过所谓的隐形药水,有些人则是采取凯撒密码的方式进行字母替换。

当然也有一些比较莽的,直接用明文来传递信息。

沙俄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虽说沙俄也有自己的加密方式,但他们的加密一直没进行过更新,直到开战的时候也依旧使用老的加密系统。

如此一来,便使得沙俄军队的指挥信息,在德国人眼中仿佛裸奔。

直到苏联的成立他们的加密系统才得以改变。

以玛利亚为首的苏联军方,对信息加密的工作可谓是最为上心。

所以,在建设空军与陆军的同时,信息部门也同样建立了起来。

只不过随着大肃反的到来与结束,信息部门最终与克格勃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他们中的一个部门。

至于苏联现在的加密方式,同样也有着他们的一套方法在里面。

方式同样是最常用的替代式密码,但需要进行军队编制的分级使用。

基层部队使用2位式加密,旅级以下单位使用3位式加密,集团军和方面军使用4位式加密,最高的5位式加密仅用于最高级别的战略机密。

为了确保安全级别,边防部队、内务部队等特殊单位,各自另有一套密码系统。

只不过到了后续的捷克战争,苏联的密码系统又一次进行了加密。

更重要的是,苏联那原本厚重的加密机器,在玛利亚对特斯拉的英式压榨下,再一次得到了简化。

最终,最新的加密机器可以兼顾破译工作,而且只有一个手提箱大小,能够方便军团携带。

在信息战方面,英法德三国不可避免。

大部分作战指令调动,都是需要通过电报的方式进行传递。

即使是最重要的战略指令也是如此。

这一次,由法国总指挥官魏刚策划出来的战略部署,也无法避免。

因为电报的传递在理论上是很安全的,最重要的是在传递信息时可以避免时间差。

然而,电报的传递是利用电磁波作为载体,通过编码和响应的电处理,从而实现远距离的传输和信息传递。

既然是以电磁波,那就代表这玩意是可以被截获了。

因此在传递这些信息时,各国之间都会进行加密。

德国的恩格玛,日本的替代码和语言码,美国的密码本与密码机。

所以只要他们的保密工作能够做得出色,电报的内容发送是安全的。

确实,在契卡时期,苏联特工几乎把英法两国给渗透成筛子。

筛子终究是筛子,总有一些地方还是会有阻碍,在渗透英法两国的工作上,电报密码便是目前为止,还无法完全渗透成功的地方。

所以,当英法德三国的信息传递时,苏联在破译他们的电码都很艰难。

这不单是因为破译电码这份工作本身就十分困难,更是因为这三个国家的电码加密都不一样。

当然,困难的不只有苏联,英法德三国也同样为此而感到困苦。

英法德三国的指挥混乱确实很大程度上,与他们的指挥官有着紧密关系。

但是,三个国家的不同密码系统也同样造成他们之间的交流障碍。

例如德国要给英国发送一份电报内容,英国要先进行解码才能明白里面的真实内容。

可是德国所使用的加密机是恩格玛加密机,这台机器德国是不可能交给英国人的,这是最基本的防范。

毕竟谁都知道,防火防盗防英国。

所以英国人需要经过破译才能明白德国政府所要传达的意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