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领了沃尔夫斯堡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们必然在这里进行了各种防御工事的建设。”
“既然如此,那就应当先进行大规模轰炸,将沃尔夫斯堡四周地区犁上一遍地。”
然而,对于这样的战术,德国方面却拒绝了。
“我们可以进行空军上的进攻,破坏苏联人的防御工事,但应该进行精确打击,而非无差别轰炸,要知道在那里面,还有不少德国公民。”
双方就此而发生争执。
最终,在轰炸前一个小时,双方才确立了轰炸范围,以沃尔夫斯堡为主,避免附近的城镇村庄地区。
这样一来,确实给苏军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从一开始,玛利亚所构设出来的防御打法,就是以各地区的村庄、城镇进行防御部署。
为了确保当地百姓的安全,玛利亚在建设防御部署的同时,就已经将其安顿好。
负责安顿当地百姓的工作全都交给了德共同志去负责,毕竟由德国人保护德国人,是最合适的。
正是如此,以沃尔夫斯堡为中心,苏军的防御网络面积达到了两千八百二十六公里。
这么大面积的防御网络,德法联军的轰炸几乎没有任何成效,更何况他们的轰炸目标是沃尔夫斯堡中心,而非四周的防御地区。
这就导致,德法联军的轰炸对苏军的防御并没有造成太大影响。
随着轰炸结束之后,负责正面进攻的法军便发起了第一轮攻势。
由于之前的战斗都是跟德国人打,打着打着就打习惯了。
万万没想到,正面进攻而来的居然是法国人,而且法国人的装甲力量比德军要更加强大。
判断出现错误后,最前面的防线很快就沦陷了。
但是在沦陷之前,前线部队已经将他们所面对的情况反馈到后方。
所以在法军推进到两公里后,便在第二个村庄处,遭遇到苏军的激烈抵抗。
由于进行了大量的防御准备,每一个防守据点,苏军都会配置各式各样的反坦克炮。
45炮最多,而76.2炮也同样不少。
而且为了反步兵,有些苏军还天才般地将20mm防空炮来打法军步兵的冲锋。
但凡被这种口径的火力打中,那个人基本会散落一地。
有些地方甚至配置一定量的坦克,t34/76也会加入战场。
考虑到法军坦克的质量优越性,这些地区防线的指挥官还会通过电台,向申请pe-2俯冲轰炸机。
就是这样,凭借着多方面防线的部署,法军立马陷入了由村庄和城镇组成的复杂防守网络里面。
“这就是一个沼泽,而我们就像是一个蠢货一样,直接踩了进去。”
在得知自家法军完全被陷入在这些错综复杂的防守网络后,朱安将军不禁懊恼起来。
他从未与苏军进行过战斗,也对苏军缺乏经验。
在德国战役爆发之前,法国内部的大部分军官,其作战思路都是以德国人为假想敌。
就连朱安将军也不例外。
只不过,法军的停滞并不代表法军就就此后退。
通过外围的防守区域的作战情况来看,法军所带来的威胁,竟然比德军还要厉害。
法军的士兵很勇敢,法军的装备很先进,他们几乎是以推土机式的方式,碾碎眼前的苏军防线。
其根本原因,正是他们的重型坦克。
而且根据前线汇报,法军那里出现了从未见过的新式重型坦克。
那坦克火力极其凶猛,装甲厚度的强度性,可以无视76.2毫米以下的火炮,即使是76.2火炮也很难对此造成伤害。
事实上这就是一辆b1bis升级版的重坦,名为b1马克二型。
其底盘依旧是夏尔b1型,但炮塔却变大了。
而且其主炮从原本的固定在车身,转移到炮塔上。
口径依旧是75mm,只不过从原来的短管换成了24倍长管,大幅度增强其穿透性。
就是这样的重坦,几乎如入无人之境,让苏军难以摧毁。
为了应对这样的重坦,苏军除了呼唤空军之外,就只能搬出76.2反坦克炮。
76.2反坦克炮确实是苏军目前为止最好用的火炮了,其威力虽然不弱,然而也同样无法穿透法军的重坦。
然而夏尔马克二型却有两个致命缺点,那就是他们的机动性和开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