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红色玛利亚 > 736.印度,又称小乐事

736.印度,又称小乐事

的印军,但这群闹革命的印军一点都不在乎后方,而是死命地往英国人那边怼。

于是乎便形成了‘苏联在推进,印度前线部队仍在推进,英国人则是在反推进’的局面。

眼见阵线快要支撑不住了,丘吉尔立即给第一远征军下达重令,务必在一周之内突破苏军高地防线。

但这玩意可不是那么容易突破的。

苏军的防守战术本身就很强,单靠英军是很难打得进来。

负责第一远征军总指挥的戈特将军就直接反驳丘吉尔的指令,对他回应道。

“第一远征军总兵力不到十万,而第二远征军总兵力在五十万以上。”

话里话外都是‘你五十万人打不出优势,现在来怪我这不到十万人的部队咯?咋地,仰望星空是仰望你家厕所?’

当然身为英国绅士的戈特将军肯定不会这么粗鲁,但他肯定不会盲目强攻。

他可不是一战时期的黑格将军,他是要爱惜自己士兵的生命。

当然,在推进期间,苏军也不是没考虑过跟这支印度革命军进行联系。

如果能够联合他们,那么对于西线战场的突破,那必然是顺利得很。

但问题是,他们不知道该找谁,毕竟这支印度革命军压根没跟苏联人有过任何沟通,而是一股脑地对着英国人方向捅。。

事实上别说苏军不知道,就连印度革命军内部也不知道自己的老大是谁。

虽然说他们是在闹革命,但他们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

他们纷纷高举章西女王的旗帜,但他们只会听从自己推举出来的人,而这个人必须是跟他们同一部落种族或者宗教文化。

也就说,他们在表面上进行了停战,但是对于‘由谁来领导这支革命军’的事情上,却谁都说不服说,谁都不肯让谁。

信仰印度教的人不会服从信仰穆斯林的人的安排,同理锡克人也不会听从廓尔喀人的指示。

如此一来便导致这个看似声势浩大的‘革命’出现了各种致命问题。

所以,即使苏军有意与他们进行联系,从而达成合作,也不知道该找谁才好。

无论找哪一个,另外一个都会不服,更要命的是印度可是有上百个民族,总不可能全都找上一遍吧。

就像是某名牌薯片一样,除了空气就是碎。

当朱可夫知道此事之后,整个人都傻了。

他向一位印度政委吐槽道:“难道你们印度人一直以来都是这么乱的吗?”

这位印度裔政委颇为无奈地摊开双手:“事实上,他们能不打起来,达成表面上的停战,这已经是一种奇迹了。”

听完这位印度裔政委的话,朱可夫默默地抽起了烟,他发现自己低估了印度的复杂性了。

但无论如何,印度前线部队的革命,确实给第二远征军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即使这支印度革命军内部各成派系,而且各自为战,但奇怪的是即使他们各自为战,负责前来镇压的英属印度军队也打不过他们。

这可不是人数上的劣势,这是指挥上的问题,还有信念上的战斗意志。

这就导致,同为印度士兵,战斗力却呈现出悬殊的变化。

但那是霍伯特到来之前的局面,随着霍伯特的到来,英军也加入战场了。

第二远征军中,英军确实占据少数,但这少数英军皆是精锐。

无论是部队内的机械化亦或是他们的战斗素养,都绝不是印度人所能比拟。

所以当霍伯特带领着英军的三个装甲师加入战场时,战场局势便立即发生转变。

即使有着信仰加成还有士气加成,但是近现代战争可不是个人精神力量就能扭转局面。

当近现代战争的澎湃火力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一切的英勇果敢都化为乌有。

英军的2磅炮对付苏军时,几乎毫无作用,可是对付这些印军却得心应手。

由于英军一直在提防着印度士兵,留给他们的武器基本都只是步枪和手榴弹而已。

严重缺乏重武器的印度革命军,很快便被打得溃不成军。

这就是近现代战争,是装甲与火力这盾矛之间的战争。

这场轰轰烈烈的印度士兵革命火焰很快就要面临被浇灭风险,可即使如此他们内部依旧无法团结。

唯一算是有所进步的,也不过是他们内部之间的矛盾暂时搁置罢了。

眼见镇压部队快要打过来了,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