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被玛利亚带过来的建设军团,只有一个师而已。
但是,随着各种实验的开始,人员完全不够,玛利亚甚至不得不向彼得格勒那边提出申请,增加建设兵团人数。
玛利亚确实出现了预估不足,但苏联的原子弹主要负责人库尔恰托夫也同样如此。
他本以为,只需要数十名物理学家,还有一百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就足够了。
可是,随着实验的不断深入发展,他们所需要的物理学家变得越来越多。
单单是四个月的时间,就让他们的物理学家从原来的三十二人,增加到一百二十五人。
而且,根据库尔恰托夫的描述,将会有一位物理学大佬加入到他们的实验当中。
至于是谁,库尔恰托夫没有透露,他只是卖了一个关子。
在如此规模之下,要想完全性地实施保护,那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毕竟他们不可能把如此大面积的土地,包围得水泄不通。
所以,玛利亚做出了两个部署。
第一个部署,建设一些比较有标志性,而且有迷惑性的基地。
按照玛利亚的看法,对方要想进入如此内陆的地区,除了横穿西伯利亚,躲开重重警哨,那就只能是从天而降。
利用滑翔机,直接滑翔到这个地区附近,然后再缓缓靠近。
但考虑到这个时代还没有gps定位系统,他们要想降落到这些地方,就必须找到一些有标志性的建筑或者物体。
这种标志性建筑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那就是误导性。
飞行员往往会选择这种标志性的建筑物进行人员投送,毕竟在没有参照物的情况下,很容易迷失方向。
而这,就是他们要部署的误导性。
除了误导性的建筑需要进行建造之外,玛利亚还准备组建了负责警卫的部队。
这些警卫部队会以班的规模最为作战单位,每一个班都会配置一个通讯联络员。
一旦发现有敌人,或者有不明的飞行单位进入领空,通讯联络员就会将消息通知到塔台,塔台会根据情况而做出安排。
然后就是对更加外围的方向进行‘烽火台’的建造。
这个所谓的‘烽火台’是类似于古时候的烽火台。
古时候,由于信息传递十分缓慢,他们为了尽快传达信息,就会建设烽火台,一旦遭受攻击就会点燃烽火台,从而召唤远方的盟友前来救援。
如今的信息传递自然好了不少,他们可以通过各种通讯设备,远距离传递信息。
所以他们的烽火台是起到了另外一种作用,那就是扩大监视范围。
由于塞米巴拉金斯克太过于深入,四处都是荒凉,对方要想秘密潜入那是十分容易的事情。
但也正因为四处荒凉的缘故,这些‘烽火台’使监视范围可以不受障碍物影响。
利用这样的方式,只要烽火台够隐蔽,对方一旦进入视线范围,就会被观测到,然后被通知到塔台处、
这些都是用来对付间谍和特工的手段,但玛利亚所考虑到的并不只有这些。
她跟这次原子弹总负责人库尔恰托夫说道。
“间谍特工的秘密行动是他们的一种手段,但我们无法排除,对方是否会鱼死网破,通过大规模空袭,对此处进行轰炸。”
“所以,在这段时间里面,我建议你们配合我方工作,学习一下空袭时的避难措施。”
库尔恰托夫会意,他决定配合玛利亚的工作安排,只要能够保证安全,库尔恰托夫就会全力配合。
玛利亚自然不会让这些科学家有任何损伤。
他们的损失,不仅仅是苏联的损失,更是全人类的损失。
所以,玛利亚在安排空袭演习的同时,还在四周围部署了大量的隐蔽防控设施。
这些防控设施会铺设隐蔽装。
现在是冬季,大雪纷飞,防控设施上会铺上一层层积雪,在高空上去看,只会看到一片白色,压根看不到防空炮的位置。
为了保证科学家的安全,可以说,玛利亚该做的事情都做完了。
在做好了战略规划之后,玛利亚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对他们的保护工作上面。
大量的工程设备从远方调运而来。
不仅如此,就连部队也从原本的一个师,开始增加到三个师的兵力。
玛利亚为了确保防控设备的圈地图覆盖性,她特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