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是一种奢侈。
不单是这个情况十分奢侈,这个词也同样奢侈。
这个词对于生活在地球村上的千百万年来的生命来说,是一种渴求却不可得的东西。
从国语国到人与人之间,和平首先就是要平等,要互助,要理解,要认同。
要做到这一点,那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玛利亚所追求的,就是和平共处。
可是,这样的共同理念,却不是所有人都会认可。
代表着不列颠最保守最固执且又是最反动思想的丘吉尔,他对马克思所描绘的‘和平’嗤之以鼻。
因为,他从不认为‘和平’是建立在全世界的人身上,而是建立在少数人身上。
而这里面的少数人,正是以精英为主的部分人。
这里面的精英,当然是包括了他们的家族,然后重现复兴维多利亚时代的辉煌。
所以,当他从情报总部那里知道了有关于苏联的原子能情报时,丘吉尔是最兴奋的一个人。
因为这就代表,他们有机会将其摧毁。
发现即毁灭,他们要将苏联的原子能研发彻底扼杀在摇篮里面。
“首相阁下,难道你不怕,我们一旦做了这样的事情,会引发英国与苏联之间的全面战争吗?”
参谋部的人向丘吉尔问道。
如若是以前,他们肯定不会惧怕苏联。
但现在不同了,他们对苏联十分忌惮,这不仅仅是法国有赤化的风险,更是因为,苏联那庞大到惊人的动员能力和军事力量。
但丘吉尔却以一种蔑视的方式看了一眼自己的参谋长。
“先生,德国战役是结束了,但我们与苏联之间的宣战却没有就此而停止。”
“毫无疑问,我们真的摧毁了苏联的原子能研究,苏联必然会发动报复性打击,但我且问你一句,既是我们不摧毁苏联的原子能研究,苏联会放过我们吗?”
这位参谋仔细思考了一番后,摇头说道。
“不会,苏联的目标不可能从我们身上挪开,苏联必然是想毁灭我们的。”
“对,真是如此,既然这样,那我们就只能先下手为强,直接摧毁苏联的原子能研究。”
参谋长依旧有所担忧,他纠结了一会儿后,才向丘吉尔询问道。
“那么,美国人会帮我们吗?”
“会的,因为美国的军火援助,已经是他们的战队宣言,即使他们不会明面上直接出兵,也会通过各种手段,牵制住苏联。”
说罢,他把目光投向了东亚地区。
这片充满了混乱与秩序的地区,成为了资与社之间的交战地点。
当然,丘吉尔可不会认为,苏联会被百分百牵制,到头来还是得将苏联的原子能研发这个火苗给直接掐灭。
一旦掐灭,苏联就得重新花费更多的时间去重头研究,到那时候,他们就可以得到先发优势。
这个先发优势十分重要,因为这代表着,苏联不得不受原子弹的威慑而做出各种政治上的妥协。
很快,在丘吉尔的指令下,军情六处将会获得最大的资源补充,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找到苏联的原子能研究所,并且将其摧毁。
美国那边也同样如此。
cia的成立确实比军情六处要晚很多,但其专业性却比军情六处更加有效。
军情六处是通过特定的线人,然后知道苏联那边的原子能研发情况。
cia则不同,他们是通过收集大量的情报数据,将这些情报数据整合在一起,然后进行处理和分析。
这样的大数据处理分析,其速度自然不会快到哪里去。
但是,却能得到比军情六处更有价值的情报信息。
例如乌克兰的矿场分布,他们通过线人、实地勘察还有金钱收买的方式,了解到了乌克兰那边的矿场分布。
而这些矿场分布里面,有一个地方没有被提及,那就是‘第聂伯盆地’矿区。
无论是线人还是被他们用金钱收买的人员,都不知道这个地方。
可是,负责实地勘察的cia探员却能到往此处,并且被人驱逐隔离。
而且通过以前的俄罗斯乌克兰文献资料可以知道,第聂伯盆地本身就是一个矿产丰富的地区。
拥有如此丰富矿产资源的地区,却直接在地图上被除名了,其他的工作人员甚至都不知道这个地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