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建设工作当中。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别人就不行呢?
疑虑打消了,双方便展开了交谈。
钱德拉谈了了印度农村的问题,由于地主的压迫,缠绕在农村内的黑暗久久不得散开。
辛格则聊起了自己在英国那边所看到了事情,也谈起了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同样存在着歧视和落后等问题。
双方交谈了很多,最终达成了共识。
现在的印度soviet所走的道路,是错误的。
在错误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那是不可能打败得了拥有绝对话事权的国大党,更不用说驱赶英国殖民者。
但是,既然印度soviet的道路是错的,他们又要走怎么样的道路呢?
当他们谈到这里时,辛格立即把自己这两年时间里面,对印度十几个邦的农村考察报告给拿了出来。
在钱德拉阅读这份报告的同时,辛格还继续说道。
“我无法否认工人革命的成功,因为那是存在于现实的成功事例。”
“然而,印度的情况不一样,印度确实有工厂,然而工厂很少,工人数量并不足以形成压倒性优势。”
“反观是农村,我们印度遍地都是农村农民,遍地都是受到地主欺压剥削的农民。”
“他们生活在最穷苦的黑暗时代,压在他们头顶上的愚昧封建和地主压榨,都使得农民们活不下去。”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团结农民,让广大的农民都集中在我们这里来。”
“然后,以农村包围城市,彻底击退英国殖民者和国大党的错误买办政府!”
这些话语,让钱德拉大为震撼,这是他敢想但不敢做的事情。
可是,当他直视着眼前这位年轻人时,心中有一股说不出的畅快感。
抓住钱德拉的双肩,辛格以一种激动的语气说道。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如飞蛾扑火那般,说的不就是我们这些理想主义者吗?”
“来吧同志,跟我走上一遭,即使粉身碎骨。”
如若说,一开始的钱德拉还是有所担忧,那么,此时此刻的他,完全被说服了。
他惊叹于对方的口才,也惊叹于对方的格局和大胆。
‘是啊,不可为而为之,不就是他们这群理想主义者吗?’
紧握着双拳,钱德拉的心中,有一团火在燃烧。
至此,农村soviet代表钱德拉,向党组织申请分开行动。
这样的神情按理说是不会被批准的,然而,他们对农村的不重视,却让他们做出了看似错误,却又异常正确的选择。
他们允许农村soviet独立发展。
在他们眼中,农村soviet并不重要,而且如今整个印度soviet都处于最艰难的时刻,分出一部分力量出去发展,或许能有奇效。
带着这样的想法,农村soviet开始与印度新青年协会结合在一起。
他们开始走向了另外一条道路,一条与印度soviet截然不同的道路。
是的,他们遇到了很多困难。
《印度新青年杂志》被殖民者给强行干涉,这使得《印度新青年杂志》无法在明面上散播。
然而,因为在学生群体里面得到了广泛响应,所以在暗地里,一直在流通发行。
与此同时,农村soviet也一直在发展着农村根据地。
他们在一些比较偏僻的地方发起了革命运动,推翻了当地地主,并且占据着易守难攻的山头,死死抵御住当地政府兵的围剿。
只不过,由于农村soviet的力量并不大,反而是印度soviet等左翼势力更具威胁,所以在正面战场上,印度soviet几乎吸收了大部分火力。
凭借着这一点,农村soviet开始闷声发展。
在这发展期间,他们遇到了很多问题。
有封建陋习的,有农民矛盾的,有宗教冲突的,有民族隔阂的。
农村soviet就是在这样的‘矛盾出现’‘研究处理’‘遇到挫折’‘协商吵架’‘克服困难’‘道路选择’的方向上不断前进。
逐渐地,农村soviet开始发展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而让农村soviet的名声开始被国大党与英国殖民者给视作为威胁的,是一件大事。
农村soviet副主席巴格特·辛格,带领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