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大,尽管他已经看到了那位约瑟夫书记的野心,但正如苏斯洛夫所说的一样,他别无选择。
这就是弱者的窘境,绝不是区区口才和不屈的意志就能解决得了的事情。
心中,默叹一声,鲍斯答应了这个要求。
他会成为对方分公司的印度分部主席,当然,他心中也并非就此放弃。
苏联会给他安排一支由印度人组成的部队。
既然是印度人,那么,同为印度人的他,自然是有机会将其策反,并且掌控在自己手上。
如何策反?如何掌控?
他的心中,依旧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那就是民族主义。
这必然是一个漫长且危险的过程,但鲍斯愿意冒这个风险,即使会面临与苏联交恶的可能,他也要这样去做。
毕竟,在他的心中,这是印度唯一可以走向独立自主的选择。
最终,鲍斯答应了这个要求,苏斯洛夫很满意地与他进行了握手。
“后续的工作将会在两个工作日内进行安排,请钱德拉先生静候佳音。”
说罢,苏斯洛夫离开了,快步地离开此处,并朝着约瑟夫的办公室而去。
待他来到约瑟夫面前时,立即将刚才的对话内容都告知出来。
一边听着,约瑟夫一边淡定地抽着烟。
他想控制印度,这一点是毋庸置疑。
但是,他又不想像英国人那样的无耻,那样的卑鄙。
所以,约瑟夫对印度的打算,从来都是‘经济控制’和‘社会主义改革’这两方面。
虽说到后面,印度可能会因为自身的高度发展,逐渐摆脱对苏联的依赖。
可就算到了这个地步,苏联也必然会在印度国内,种下一颗重要的种子。
因为他要让所有印度人都知道,他们能够复国,能够摆脱英国人,能够消灭地主消灭旧制度,都是因为苏联人的帮忙。
到那时候,即使印度人摆脱了依赖,苏联在他们这里的影响也不会受到削弱,甚至会被加强。
更重要的是,一旦印度也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到那时候,亚洲的解放工作就能稳步进行了。
这就是他对整个亚洲的战略意图。
这份战略构想,让约瑟夫以一种‘早有预料’的心态,听完苏斯洛夫的汇报内容。
现在,他们确实是稳住了鲍斯。
稳住之后,就轮到他们的工作了。
对于建立一家特殊性质的公司,约瑟夫心中已经有了打算。
这家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必然是他们内部人员,而玛利亚就是他钦定的第一任董事长。
只不过,约瑟夫在衡量利害之后,否定了‘雇佣兵公司’。
他向苏斯洛夫说道。
“如果这家公司一开始就标明了‘雇佣兵’性质,那么,这家公司就很难在其他国家内部驻扎,所以我们应当选择另外一种标签。”
“这个标签,必须是以‘发展’为主要目的,而且所提供的产品,必须是国家发展所不可或缺的产品。”
“不可或缺……”苏斯洛夫在心中琢磨着这个词。
突然,他想到了工业化。
国家发展必然是避免不了工业化,既然是工业化,那他们肯定是需要机器的。
什么机器最合适呢?苏斯洛夫脑海中立即有了答案。
“我们可以建立一家拖拉机公司。”
约瑟夫十分满意地点着头。
“这个不错,就拖拉机吧,那公司名字叫什么,你想好了吗?”
苏斯洛夫点着头,回答道。
“就叫做,格里芬。”
ps:已经过去三天了,那鲢鱼的样子还在我脑海中徘徊,我依旧离不开祂带来的阴影,我这辈子都不想吃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