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
但尊重归尊重,对于宗教的某些陋习,玛利亚是秉持着绝对的反对态度。
而对女性的压迫便是如此。
玛利亚所走的路就是女性解放的道路,她所要求的女权解放,便是‘权力’与‘义务’的对等。
也就说,男女平等,是追求其权力与义务,而非只有权力。
正因如此,玛利亚对印度教的陋习,是绝对性的嗤之以鼻。
眼见鲍斯表露出如此态度,玛利亚也不惯着他,当即以一种严肃的态度,对他表态道。
“钱德拉先生,我打过的仗比你走过的路还要多,我杀过的人比你吃过的饭都要多。”
“我曾近距离用匕首刺死一个试图暗杀我的杀手。”
“我还使用过手枪,爆了一个男人的蛋!”
“我在堑壕里待过,我在坦克里与敌人谈笑风生。”
“我与士兵们共饮过放了明矾的水,我与战士们同吃粗糙难啃的干粮。”
“论对印度的影响力和了解程度,钱德拉先生,我确实是不如你,但如若要论军事上的经验,钱德拉先生,你远不是我的对手。”
说罢,玛利亚从自己的位置上站了起来。
她以一种平静却充满威严的目光,直视着钱德拉·鲍斯,严厉地说道。
“我来这里,帮你们去解放印度和巴基斯坦,为的不是你们的宗教,而是你们的人民。”
“如果你是真正的开明的知识分子,请你认清楚宗教的地位,认清楚印度人民的苦难。”
说罢,她便放下鲍斯一个人在会议室内,直接离开了此处。
玛利亚是真的不爽,若非考虑到鲍斯是真心为了印度解放而战,她绝不会找到鲍斯。
钱德拉·鲍斯确实是印度为数不多的硬朗猛男。
然而,有一点是无法否认的,那就是,他同样是一位虔诚的印度教教徒。
他所希望建立的,是一个以印度教为核心的印度。
就是这么一个印度教,必然会祸害整个印度。
玛利亚不止一次想过,未来的新印度,在对待宗教的问题上,是否可以参考意大利那边的处理。
这个处理方式,正是解放神学。
解放神学是将上帝和耶稣给拉下神坛,将他们置于人民群众当中,并以解放全世界人民为核心。
然而,每当玛利亚向自己的姐姐塔基亚娜探讨起这个问题时,塔基亚娜都会向玛利亚问出一个殖民且核心的问题。
“印度教,它宣传过公平吗?”
基督教的历史,确实是充满了罪与恶,整个历史看下去,全都是仁义道德,可仔细去看就会发现,全都写满了‘吃人’二字。
这是事实,基督教的发家史是跟入侵脱不了关系。
尽管到了后来,基督教开始被雇佣兵给反噬,但基督教对人民负面影响一直都在。
但最重要的是,基督教所宣传的内容跟印度教有着很大区别。
基督教所宣传的内容跟基督教现实中做的事情,有着很大区别。
基督教确实发起了很多次入侵事件,打着‘上帝’的名义发起宗教战争。
但是,基督教圣经所宣传的,却是‘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
反观印度教,最著名的便是种姓制度。
《摩奴法典》是印度教最具有权威性的印度教教法法典,这本法典认可了种姓制度,并将其作为社会秩序和规则的基础。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而第五种姓,便是‘不可接触的阶层’的贱民,那正是达利特人。
不同的宣传之下,导致了解放神学很难在印度教这里推广。
解放神学的主义是‘上帝见人民受难,于心不忍,派出耶稣下凡,耶稣受到统治阶级迫害而死,但无产阶级并不会死去,耶稣最终在人民群众中复活。’
可是,落到印度教这里就很特殊了,你让梵天下凡去拯救贱民,这可能吗?
要知道,印度教就是看不起贱民,印度教所宣传的就是阶级分化。
如果接受过马克思思想教育,定能明白,宗教是人的异化形式,宗教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
也就说是,宗教具有多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宗教是维护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利益的工具。
另外一方面,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