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已经部署完毕,指令下达的那一刻,各个分局立即行动起来。
格里芬公司便立即在印度境内展开工作,由于有苏联的大量资金支持,格里芬的资金一直都很充足。
又因为各方人才的不断投入,格里芬一下子就人才富裕了起来。
考虑到那边没有发电厂,玛利亚甚至在考虑,是否让他们去给自己所在的城邦,去建设发电厂。
当然,考虑到成本问题,玛利亚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转而让他们带上发电机。
反正在这些地方,要想进行工业发电,短时间内都是不可能的。
首先要做的,还是跟当地城邦搞好关系。
只不过,人怕出名猪怕壮,当格里芬的发展越来越扎实之时,这家‘外企’立马被盯上了。
以甘地和尼赫鲁为首的国大党是第一个注意到的势力。
然而,国大党的整体实力实在是太弱,他们在情报部门的工作上,更是严重不足。
所以,即使他们有心调查,可是在克格勃的刻意阻挠下,国大党压根就调查不到任何东西。
英国殖民政府是第二个注意到的势力。
一开始,他们并没有对格里芬公司有所怀疑。
来印度这边经商投资的外企并不只有一个,在格里芬之前,就有很多外企来到这里建厂,其目的便是此处的劳动力。
只不过,印度市场早就被英国殖民政府给垄断了,这些外企压根就斗不过英国人,所以他们很快就败下阵来。
当这家捷克公司到来时,英国殖民者都无一例外的认为,他们必将败退,就像是之前的公司一样。
可是,他们很快就发现,这家公司确实很不一样。
首先,格里芬到来之后,一直都在花钱发展。
他们就像是建设者一样,打着‘外企资本’的名号,来到印度最贫困的地区,开始了发展和扶贫。
这种做法太不资本主义了,这不得不让英国殖民者深感怀疑。
然后,格里芬还没有去追求利益。
大部分外企到来时,都是在比较发达的几个城市入手。
例如果阿邦、德里、和锡金邦,这些地方是市场最开放的城市。
但这家捷克公司却另寻其道,走入了最贫困的北方邦和中央邦。
这种行为,都不能说是包养,已经是爱的供养。
殖民政府总督蒙巴顿就对此感到疑惑,莫非这格里芬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其实是印度人?
虽说疑惑,但蒙巴顿并没有过分怀疑。
让蒙巴顿感到怀疑和不安的,是北方邦那边的情况。
在那里,游击队平息了。
如若是往常时候,这必然是一件好事,但蒙巴顿却感到了深深的忧虑。
因为,他并没有收到任何有关于战场捷报的消息。
这也就说明,游击队的平息,并不是被当地政府军压制和击溃了,而是直接平息了。
蒙巴顿对这件事很在意。
他可以接受国大党来接管印度,但他绝对不能接受印共来接管印度。
所以,当开始招来了参谋进行商议。
一开始的商讨并没有讨论出什么问题,他们认为,可能是因为气候原因,山里面的人被饿死或者病死。
这些事情并非毫无道理,在山区丛林里面,物资极度缺乏,过着原始人的生活,一旦生病了那就只能听天由命。
但蒙巴顿却不是这么认为。
因为,游击队的异常是跟格里芬公司的到来,几乎一致。
他有理由怀疑,这家捷克公司,是跟游击队有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他是怀疑了,但他没有证据。
于是乎,蒙巴顿以私人身份找到了尼赫鲁。
在立场上,蒙巴顿是驻印度的英国殖民政府总督,尼赫鲁则是国大党主席之一,双方是死对头关系。
曾经发生过好多次,因‘协商不妥’而引发的争执争吵。
但很多人都知道,蒙巴顿和尼赫鲁的私人关系非常的好,蒙巴顿的妻子与尼赫鲁更是有些十分密切的交往。
所以,当蒙巴顿没有头绪之时,他特意以私人身份出席,与尼赫鲁正式见面。
当见面的那一刻,蒙巴顿便与尼赫鲁展开了酒席。
双方都是面子人,在酒席方面自然不会吝啬。
更何况,尼赫鲁是大地主阶级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