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绪之后,朱可夫就下达指令,数百架侦察机从机场上起飞,朝着科威特方向而去。
对于侦察机的到来,科威特这边也不着急,甚至连防空炮都没打几发。
对留守在科威特的英军来说,苏联的行为反而有点莫名其妙。
科威特确实是一个重要地区,但因为苏联所在的地区,被伊拉克给完全格挡,要想进入科威特,就不可能不进入伊拉克。
如此一来,苏联首先要面对的,应该是这条密密麻麻,坚不可摧的伊拉克防线。
然而,此时的苏联,却朝着自己这边进行大规模侦察,这着实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从波斯湾登陆的美国舰队,也对此感到不理解,但他们没有像英国人那样不当一回事,而是将此消息发送回去美国那边。
经过重重中转,这才落在马歇尔手上。
马歇尔也对此感到不理解,苏联人可不蠢,他们不可能做无意义的工作。
可又因为朱可夫的高度保密工作,这使得他们的探查毫无进度。
最后,马歇尔只能给他们交代一句:“注意安全。”便完结了事。
相较于英美那边的不理解,苏军这边则显得繁忙许多。
大量的工作人员来来往往,四处穿插。
第一台特斯拉塔建立起来了,然而实际效果却没有计算中的大,大部分科学家认为,这是设备耗能太高导致的。
随着距离的增加,功率也会随之增加,这会导致有大量的无用功出现。
科学家们一开始确实没考虑到这个问题,但他们是有备用电方案,所以也不会影响到计算机的电源供能。
随着朱可夫把科威特那边的数据给带过来,科罗廖夫便带领着大量的科学工作人员,通过这个第三代计算机,展开了一系列的高强度运算。
用了半天的时间,他们得到了大量数据参数。
利用这个参数数据,科罗廖夫来到了火箭发射场。
因为朱可夫的安保工作十分完善,以这片火箭发射场为中心点,半径为一公里的都成无人区。
要想进入这里,都必须经过严格审查,否则会被直接逮捕。
当然,身为元帅且又是这项安保工作负责人的朱可夫,自然不会被自己士兵给逮捕的乌龙。
带着科罗廖夫等一众科学家到来后,他便亲自为科罗廖夫把守安全。
带着好奇心,朱可夫还会忍不住偷看几眼,然后他看到了这些科学家各种工作。
或是对参数,或是看表格,又或是这里按按,那里摇摇。
反正他是看不懂了。
参谋小心翼翼地向朱可夫问道。
“元帅,他们在干什么?”
朱可夫白了他一眼:“在搞革命。”
随着内参数和外参数都输入进去后,一切的一切都准备就绪了。
带着一丝激动的神色,科罗廖夫向朱可夫点了点头。
得到示意后,朱可夫立即安排士兵,把守四周,然后自己一个人,拿着察里津牌子的录像机,准备拍下这壮观的画面。
伴随着轰隆巨响,浓烟从发射部位喷涌而出,第一枚大力神火箭冲天而起,朝着云霄呼啸而去。
朱可夫拿着自己的便携式录像机,把火箭的点火到发射,全都拍了下来。
不只有这一发,按照他们的规划,是五发。
这些火箭可不是原来nazi德国的v2火箭,无论是性能、速度、稳定性亦或是载弹量,都比v2更强。
而且,在弹道轨迹计算方面,有了计算机辅助,还在玛利亚的提醒下,把地球自转也纳入其中。
各种参数加在一起,大力神火箭成为了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运载工具。
看着火箭升空,然后朝着目的地飞去,朱可夫所举起的摄像机也依旧没有放下,而是默默地拍摄着留下来的白色烟尾。
火箭发射场所带来的轰鸣,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听到,毕竟已经隔绝了半径一公里的普通人员。
然而,火箭所带来的尾巴,却让不少人看到,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对此表达关注。
在很多人心中,他们即将要面对的,是对伊拉克防线的冲击。
有些hong军士兵甚至都做好了牺牲准备。
与hong军士兵一样,驻扎在伊拉克防线处的英军士兵也同样如此。
他们已经做好了与苏军交战的准备。
然后,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