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钱培安准备,这肯定也是他给的了。
史佳瑞有些哭笑不得,他直接给她不就好了,至于这样偷偷的吗?
“妈妈,发红包是要过年了吗?”小宝一脸期待地问,“我们可以放鞭炮了吗?”
“离过年还早呢,这个红包是妈妈挣的外快。”
“妈妈,妈妈,什么是外快呀?”小宝好奇地问着。
史佳瑞给了黎司越一个眼神,示意他解释,赶紧把娃哄走。
黎司越有些好笑,还是抱着小宝解释起来。
眼看着又开始降温,史佳瑞想到了自己留的花菜包菜种子,琢磨着今年多弄几个箱子。
小宝喜欢吃,就不能种少了,她没记错的话,隔壁楼好像住着一位农研所退休的老教授,到时送几株幼苗给她老人家研究?
石文玲两口子回去以后,一到家里,两人就齐齐到两位老人面前,大声叫了声:“爸妈!”
两位老人吓了一跳,脸上又是高兴又是害怕,生怕这只是他们的幻觉。
“爸,妈,我们能听到了。”石文玲指着耳朵上的东西,“戴了这个。”
“好,好啊!这东西不便宜吧,你们给人家史知青钱没?没得白白麻烦人家?”
老妇人凑近看了看,开始流眼泪,她喊来孙子孙女,告诉他们这个喜事。
父母听不到,孩子心里肯定是有点自卑的,两个孩子得知父母能听到声音,能说话了,都要高兴疯了。
“妈,史知青没收我们钱,我们给寄些特产去吧,京市那什么东西都要买,这要冬天了,肯定缺菜吃。”
老妇人不住点头:“好,好,我多做些干菜、菜脯,再找人多换一些柿饼寄过去。”
老人说:“这事我们慢慢找,多弄些好东西。”
“你说得对,既然你们回来了,那就先去大石大队一趟,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亲家。”老妇人想了想说。
“好。”
石文玲两口子收拾了些东西赶去了大石大队,毫无疑问的,又一堆人来看热闹!
这可真神奇,史知青真厉害!
于是大石大队里,关于史佳瑞的故事,又衍生出了几个版本,什么她不忍心石文玲听不见,特地发明了这个小零件,也有人说是她跟石文玲其实结拜成姐妹……
后来史佳瑞收到石明香、石莹莹等人的来信,看着这些故事,不由是哭笑不得。
作者有话说:
第124章 赠送
在包菜和花菜的幼苗长到二十公分左右, 史佳瑞把移栽到盆里剩下的苗送给了隔了两栋的老教授。
孙教授有些意外,毕竟她跟史佳瑞并不熟,但带孙子玩的时候,双方倒是混了个脸熟。
不过她的心神很快就被眼前的幼苗吸引了心神。
冬天缺少新鲜的蔬果, 老是吃白菜土豆也会腻, 若是能在屋里把这幼苗种起来, 冬天也能多个菜。
“这两个蔬菜能种在室外,不会冻死,就是长得慢,个头小。”
史佳瑞笑着解释:“我想您会感兴趣的。”
她主要是为了调剂三餐,并没打算把精力都放在这上头,还是交给适合的人去研究吧。
能住到这个家属区的人,那身份都是可信的。
“我确实很感兴趣。”孙教授笑笑,“这幼苗是你自己培育的?”
“以后您就知道了。”史佳瑞摆摆手,“我有事先走一步,有空再聊。”
孙教授并没怀疑史佳瑞的话,她拉了下脖子上的围巾, 准备去打电话给自己的同事。
若是这是真的, 又能找出原理, 或许北方的人民,饭桌上可以多添几抹绿色了。
千年的实体店开了,凡是安装了千年人工耳蜗的,均可到店里进行护理,同时店里还售卖轮椅、拐杖等相对平价的产品。
在未来很长时间内,这店是别想盈利的。
一个月后, 史佳瑞拿到报告, 发现咨询人工耳蜗的不少, 但真正安装佩戴的却少,价格拦住了不少人。
她想到了分期付款。
在这个时代,说分期付款绝对是一个陌生而新鲜的词,而且能不能还款,还真的是看个人的道德和良心了。
就算想出了其他的策略,比如担保人、村证明或是街道证明等,也不一定能确保真实性。
毕竟现在是真的乱,造假的成本太低了。
最终,这个念头只在史佳瑞脑中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