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穿越:赳赳大秦,做我打工人 > 355 七娃养猪

355 七娃养猪

离开了钢铁厂,黄贺一行人浩浩荡荡,去到了养殖场。

养殖场的厂长是七娃。

当初10086号工地里面,跟黄贺最先接触的几个人,陈楚生、狗剩子、大娃他们七兄弟。

七娃跟黄贺的关系要浅一些,大概是因为他不善言辞,年纪小的缘故。

可黄贺并没有亏待他们这群老弟兄,所以还是把这些肥的流油的工厂,交由他们管理。

人心都是肉长的,任人唯亲并不算是一个坏的习惯。

如果贸然启用的都是新人,能力先不说,单说这信任就是个很大的问题。

而且黄贺的胸中有沟壑,怎么发展、如何发展、怎么管理这些东西都存在他的脑子里。

底下的人只需要按部就班的执行他的意志就好。

在细节上或许需要专业人员来修补,但是打的方向上,只需要黄贺一个人的声音就够了。

养殖场设置在骊山的南面的仁宗乡。

此处养殖场占地面积广阔,足有一万多公顷。

北靠骊山,南临戏河。

有山有水,人畜兴旺。

在养殖场内,还挖了一个巨大的人工湖泊,以方便养殖场内的牛羊饮水。

养殖场内现有牛一千头、猪5000头、羊20000只、其余的鸡鸭鹅总计在十万只以上。

养殖场里面雇佣了仁宗乡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实行的也是包牲畜到户。

七娃按照黄贺的意思,每家每户负责一部分的牲畜,要确保其不掉秤、生产健康。

长成以后,会给这些养殖户百分之三十的利润。

由于骊山的百姓生活富足,还有军队的大量消耗,养殖场的牲畜压根不愁卖。

相比于种地来说,养殖的风险虽然大了些,但是收益也是相对要高。

仁宗乡的百姓也是热情高涨,他们本就有蓄养牲畜的经验,所以在养殖场内做工也是得心应手。

俗话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

养殖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养殖的牲畜会得病。

牲畜得病跟人一样,一得就是一大片,一死也是一大片。

所以必须要有专业的饲养员来喂养。

琼英望着一望无际的畜牧场,只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里真的跟北方好像,一样的辽阔,一样的没有边际。”

黄贺笑道:“那等以后,我带你去北方的大草原,咱们驰骋在马背上,仰望蓝天白云,享受一次天为被、地为床的日子。”

琼英白了他一眼,“鬼才要跟你那样,真不知羞。”

“你要是不愿意,那我可找别人了。”

“不许!”琼英急了,跳过来揪住黄贺的耳朵,“你都答应了我的,不许再跟别的女人那样。”

琼英可是听说,黄贺的身边有个美貌的小侍女。

如今已是骊山有数的大官。

她第一次听说的时候,还以为是假消息,可真当她确认了之后,心中就没来由的心慌和不爽。

她听说那个侍女以前是赵高府上的丫鬟,地位低下,据说还是西方的大月氏族的女子。

在秦朝人眼里,什么匈奴、乌孙、羌族、大月氏统统都是番邦,比他们秦人天生就是低人一等。

后世做官和经商,也是权力大于金钱。

历代的帝王无不重农抑商,商人甚至连穿衣、坐马车都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在秦朝也是一样。

虽然有吕不韦这样的大商人,但是人家最后也通过奇货可居,摇身一变,成为了秦国的宰相。

所以不论任何时候,商人在秦朝,永远是不如做官的。

琼英作为巴蜀商会的会长,何尝不想谋求政治上的进步?

但是即便是做到她母亲寡妇清那样的地步,最后也不过是和大商人乌氏倮那样,被国家当作上宾礼遇。

秦始皇表彰其守贞之节,封其为贞妇,下令在其葬地筑“女怀清台”,以昭天下。

一个表彰,这位旷世奇女子就到头了。

黄贺一边听着七娃的介绍,一边感慨道:“养殖场的规模还是要继续扩大啊。”

“咱们骊山现在的人口已经到了55万,这可不是现代社会的55万,那些人口中可能有流动人口、外出务工人员。”

“这是实实在在的55万人,这些人每天一睁开眼,就要吃喝拉撒、穿衣、出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