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关于分手的默契就是,不着一字,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他(她)就明白了你要说的话,两人退回到各自的位置。
林琅没空伤春悲秋,少了情侣间的晨昏定省般的问候,只是手机安静了许多,日子还是如常过。
自从上次团建拒绝了闫总的请求,打击报复穿小鞋果然来了。人事部忽然在一次会议上宣布了新的员工守则,规章制度,其中有一条就是不得迟到早退。以前公司就是五点半下班,但林琅入职时闫总亲自招聘,给开了绿灯,准她五点下班好去接孩子。现在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话,这项福利没有了,按照五点半下班,她赶不上接孩子了,只好另想办法,给雅雅在校外报了个托管班。如此一来,又多出一笔支出。房子的贷款也批下来了,以后每月还月供,又是一笔支出。
偶尔在车库或公司遇到闫总,闫总仍是和颜悦色,有一次,两个人单独照面,闫总说:“你是不是一直担心我打击报复给你穿小鞋?”
林琅笑:“哪里?俗话说将军赶路,不追小兔。做大事的人,不拘小节。”
听起来是把闫总顺势吹捧了一番,话很受用,闫总亲昵地拍拍她的肩,各自忙去了。
林琅暗想,到底谁是将军谁是小兔,还不一定呢?
快到年底,各部门都忙,林琅似乎也更忙了。大老板不鸟她,但顶头上司李总监却天天提溜她,每天给她交代许多事做。他安排的工作,繁冗复杂,除了设计,包括做项目方案,ppt,做报价,和客户对接,和供应商对接,甚至他分内之事的一些报表,他也叫她做。她有时觉得超出自己的工作范围,有情绪,但是发现和以前不同的是,他交代了事,并不是就做了甩手掌柜,而是会耐心地教她一些门门道道,经验方法。渐渐的,林琅咂摸出点味道来,李光磊如此事无巨细手把手教她做事,根据她的职场经验,不像是故意刁难,倒更像是“交代后事”。
有一天,林琅故意打探:“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李老师,这可是你以前说过的话。”
李总监看上去一脸倦容,潦草地笑了笑:“我说过这种话吗?我哪有那么小心眼。技多不压身,学着做吧!”
有个业内的设计大赛,李总监把公司唯一一个参赛名额给了林琅。
林琅为了表示感谢,把自己珍藏的一饼普洱拿来送给李总监,又故意卖关子:“我想送你一盒茶叶,又有点犹豫。”
“犹豫啥呢?小气。”
“倒不是小气。”林琅讳莫如深地笑。
“拿来吧!放心,这次拉肚子绝不怪你。”
两人默契地笑了。
慧闻听说大家不约而同地都恢复了单身,又恰逢她的生日,就组了一个局,叫林琅和夭夭过来吃饭。
在去慧闻家的路上,雅雅想起好久没见到周叔叔了,问:“周叔叔会去吗?”
“不会,以后,可能也不会见面了。”说起来,林琅还是有些伤感。
“为什么?他也惹你生气了吗?”小孩子已经隐隐感觉到不对劲。
一句话说不清楚,但这个“也”字,让林琅觉得,有必要跟孩子讲清楚。她说:“并不是,妈妈也有缺点,所以,我们在一起不合适了。”
孩子还是不太理解,但注意力很快被路边的鸟吸引去了,不再追问了。
到了慧闻家,陶夭夭已经到了,保姆正在做菜,夭夭给慧闻订了蛋糕,还在送来的路上。
陶夭夭憋了好多天了,一开始觉得屈辱,羞于对大家讲分手的前因后果,但是随着分手的时间越来越长,屈辱逐渐转化为迟钝的思念,她发现自己还是没出息地想念他。她心里很清楚,一个东西丢失的时间越长,寻回的几率也就越小。她倾诉无门,面对眼前的这两个女人,她希望她们能主动问她,主动提起齐麟来,她就好倒倒苦水,一起骂骂男人也好。
但是很奇怪,这两人明明也失恋了,却像没事人一样,都没有提起男人,也没有问她和齐麟的事,两人聊起了工作。
慧闻说她很看好近郊游,想开一家民宿,已经选好了址,问她们有没有兴趣一起做。陶夭夭当然有兴趣,她那个小破公司,最近效益不好,上司天天骂人,听说最近还要裁人,她一直忍耐着,打算混到年底,拿到年终奖再说;林琅也有兴趣,主动请缨:“庭院景观的设计就交给我了。”
慧闻跟打了鸡血似的,说自己的五年计划,打算把这家还完全没影的民宿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陕西旅游新名片。她说得手舞足蹈,满面红光,水晶灯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