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御书房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有些诡异,气吞山河、横扫八方、寰威震宇、万邦臣服、成就万万人之上不世之功业的大明朝朱元璋皇帝陛下,居然恭恭敬敬地在向一个人行礼!在现今这个世界上,能让朱老板低头的,恐怕只有天、地和他父母的牌位了。想不到此时此刻,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竟然真的就发生了,我勒个去,这究竟是虾米情况?再看那个神秘人,确实挺拉风、挺牛掰的,最扎眼的是那一身白袍!对,一点没错,就是白袍,一尘不染、飘飘欲仙的白袍,而且就在白袍的左上方靠胸口处,赫然有一个醒目的红色标志,仔细一看,居然是四朵熊熊燃烧的火焰,来人长相清秀,器宇轩昂,剑眉星目,齿白唇红,关键是他还有一副淡淡的笑容,很真诚、很儒雅、很悠然,让人看了十分舒服,但同时又好像还有那么一丝淡淡的威压,虽然不明显,但足以让任何见到他的人都感觉得到那种隐隐的震慑力。神秘人就这么随意地站在那里,坦然地接受了朱元璋行的大礼,然后微微一笑,说道:“不敢当啊!陛下,你这样让外人看到了,会有损你作为大明王朝开国皇帝的威严的。”朱元璋听罢身体微微一震,略作思考后还是很恭敬地说道:“夏尊者说笑了,元璋能有今日,全凭教主、夏尊者、顾尊者等贵人的提携和栽培,还有诸多教友的鼎力协助,元璋没齿难忘啊!”那位叫夏尊者的神秘人轻笑了一声:“不错,你还记得这些,不过你的手也真够黑的啊,大事一成就痛下杀手,让我们损失了不少教友啊!是吧?重八老弟……”敢当面叫朱元璋本名的人,全天下就是这夏尊者独一份儿啊,不过奇怪的是,朱元璋似乎并不介意,而且还不动声色地认真回答道:“尊者说笑了,元璋这么做可都是完全按照教主和尊者的指示去做的,无半点僭越之心,着实不敢越雷池半步呀!”夏尊者听罢轻轻挥了挥手说道:“好了好了,我们不说笑了,说说正事吧。”朱元璋一听,表情立刻凝重起来,夏尊者继续说道:“陛下!”“不敢!尊者还是叫我重八吧!”夏尊者深深地看了一眼朱元璋,似乎是想要看出朱元璋此刻的真实感受,也就是那么一会会儿后,他却轻笑着摆了摆手说道:“你现在贵为一国之君,天之骄子,我虽然是你的长辈,但再喊你的原名总是有些不妥,吾还是随众人一样,称呼你一声陛下吧。”“元璋不敢!”但是夏尊者显然不想再纠缠称呼这个话题了,直接开口询问道:“如今汝富有四海、包容宇内,国家也承平已久,这么多年下来了,我托你办的事应该有眉目了吧?”朱元璋听罢立刻正色道:“尊者,元璋当初倾尽全力与蒙元鞑子作战,庚戊年间(1370年)率军攻破大都,那元顺帝妥懽帖睦尔带着自己的后妃、皇子等皆逃往蒙古大草原,从此不闻音讯,只知他后来死在了应昌,可惜我翻遍了大都也没有找到那宝物;随后,我更于壬子年间(1372年)集十五万大军征讨草原中的北元残部,以期彻底围而灭之,或可寻得那宝物献与尊者,结果出战不利,徐达、李文忠被元将王保保击败,我军死伤数万人,从此明军希出塞矣,那宝物就此好像就消失了一般。不过这些年我也没放松,暗暗派出很多人手去找寻,但一直是不知所终,让尊者失望了。”
那夏尊者只是静静地听着朱元璋的陈述,没有插话,更没有询问,等朱元璋说完好久了,他才悠悠一叹:“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传国玉玺真的就找不到了吗?”一旁的朱元璋不敢接话,鼻观口、口观心地默不作声。他们口里说的宝物,赫然就是那自古以来让无数枭雄为之折腰的传国玉玺。传国玉玺的故事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一系列传奇中的传奇,这个故事估计百分之八十的中国人都能说上一两句来:春秋时,湖北襄樊楚人卞和在楚山下挖出了一块石头,他觉得这块石头里有绝世美玉,就想献此宝给楚王,想不到两代楚王:楚厉王、楚武王不但不识货,还迁怒于卞和,分别砍掉了卞和的两条腿,想不到这个卞和是个死心眼儿,固执地认为这块石头里必有美玉,第三次献宝给楚文王,宾够!这下妥妥的了,楚文王比较客气一点,文王嘛!肯定是很文明的喽,不会再随随便便的砍人了。他找人破开石头一看,哇塞,真是一块宝玉啊!从此,用卞和名字命名的和氏璧横空出世,一统美玉市场的江山,成为玉中之王,还引出了一串儿连续剧,最著名的是完璧归赵。后来秦统一中国,把和氏璧做成了传国玉玺,还由丞相李斯在上面刻上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此后传国玉玺代代相传,历朝皇帝都对它非常重视,将它视为皇位传承的正统合法信物。五代十国时期,天下动乱,后唐末帝李从珂自焚而死,传国玉玺此后下落不明,令无数人扼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