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九宗 > 第八十四章 胡癞子的背景

第八十四章 胡癞子的背景

“怀安啊,你是我见过的最能食的人了!没有之一,呵呵!看来中原的饮食你还是吃得惯的啊?”苗老板说得我有些不好意思,白吃了人家的,吃相还辣么丑,实在是说不过去,我赶紧道歉:“惭愧、惭愧啊,苗老伯,实在是饿的狠了,所以……”“不妨事,不妨事,年轻人嘛,胃口好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想当年我跟着爷爷去讨饭,见到什么都想吃,胃口绝对不会比你差……”说到了过去的事,苗老板的思绪有点飘忽,也暂时忘了胡癞子来胡闹逼婚那茬儿了。王三很快就把炒好的热菜和温酒端了上来,苗老板先是和王三耳语了几句,然后就开始热情地一个劲儿给我布酒夹菜。说实话,我其实已经吃的差不多八成饱了,但是不好意思拒绝苗老板的一片好意,只好端起酒杯对苗老板说道:“小子在这里就借花献佛了,先敬苗老伯一杯,多谢苗老伯一饭之恩,来日定当涌泉相报。”苗老板也端起了酒杯说道:“怀安,你不必如此客套,虽说你我这是第一次见面,但老夫凭着开酒楼这么多年练就的这双眼睛,自认为在识人方面还是有点功力的。老夫觉得小哥你人不错,眼神正、心气正、心眼好,所以才和你有此一聚,来,我们干一杯。”我和苗老板一仰脖,一杯酒就下了肚,酒不错。一开始我一听这酒名叫“寿春白”,还以为是一种类似“某河蓝色经典”之类的白酒,没曾想喝到了嘴里才知这“寿春白”只是一种浓度稍高的米酒,不过口感不错,绵甜爽口,就是不知道后劲儿如何,随后我又吃了几口菜,味道也还行,偏淮扬风味,挺合我的胃口,看来明朝的老百姓还是蛮有口福的。就这样你来我往,我和苗老板连喝了好几杯,双方的话就多了起来,苗老板似乎对我放下了戒心,所以当我把话题引到了“胡癞子”身上时,他也没有明显的反感,而是开始主动地向我诉苦:“胡癞子这家伙真是头上长疮,脚底流脓,坏透了。在这寿州城里为所欲为、横行霸道,简直是无法无天。”“那没有官府管他吗?”“官府?!胡癞子不去找李知州、金同知他们的麻烦就不错了,衙门里大大小小的官老爷们哪敢主动去惹胡癞子啊?”“这么说这胡癞子的来头很大哟?”我吃了一口菜好奇地问,“你不知道胡癞子的来头?”苗老板有些吃惊地看着我,尽管眼光已经略显迷离,后来他意识到我可能只是一个西域来的胡商小贩,这才摇了摇头说道:“我只提醒你一句,这胡癞子姓胡,古月之胡,这下你懂了吧?……”“胡……?”我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眉头稍微皱了皱,苗老板见我还在犹豫,又伸出右手的食指朝天上指了指,“什么意思?”我抬头看了一下苗老板指的方向,突然明白过来了,胡癞子姓胡,如果历史没有错的话,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当今的大明朝的左丞相正是那大名鼎鼎的胡惟庸:“苗老伯,难道胡癞子和那胡丞相是……亲戚?”苗老板叹了口气说道:“当朝一品胡丞相乃是濠州定远人氏,离我们寿州并不太远,胡癞子就是那胡丞相的亲侄子。”原来如此,怪不得呢,胡癞子有了这么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伯父,怎能不飞扬跋扈、嚣张横行,这小小的寿州还真没人敢得罪这位宰相家人、显贵少爷,不过……等等等等,我的脑子忽然一动,不对啊,胡惟庸这家伙好像最后是因为谋反被无情地“咔嚓”掉了,朱元璋还因此牵连枉杀了好几万人,让我想想这是哪一年的事啊?……哎呀,时间太久,想不起来了。

我不甘心,皱着眉头使劲地回想胡惟庸的谋反大案到底是发生在什么时候,而那边苗老板还是自顾自地喝着酒,说着话:“这胡癞子大名叫胡德凯,因为从小就是个瘌痢头,脸上还有块青记,所以大家都叫他胡癞子,后来都喊惯了,索性就不喊他的大名了。这家伙自幼长于富贵之家,他的父亲胡惟林倒不是做官的料,自己做起了粮食生意,是这江淮两岸头号粮商,也是凤阳府总商会的会长,生意遍布全府,连京城里都有他们胡家的买卖,就拿这小小的寿州城来说,他们胡家就占有良田百顷,大小铺面二十余家,说他们胡家是寿州首富是一点不为过啊。”明白了,胡癞子作为“官二代”、“富二代”怎能不横行,怎能不霸道?不然的话也“对不起”他那宰相伯伯不是?我放弃了回忆胡惟庸的倒台时间,专心听起苗老板的唠叨来。“这胡癞子吃喝嫖赌、百毒俱全,是我们寿州城的一害啊,但凡是有些姿色的女子,只要被他看见,那就准没个好,这个小畜生,不知道祸害了多少良家妇女。老夫的妻子早亡,家中只有一女,小名唤作秀秀,今年才16岁,我平日里就很小心,尽量不让她上街,就怕被那胡癞子瞧见。想不到前两日一时疏忽,秀秀上街之时正好被那胡癞子看见,这家伙就一直前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