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黎为什么不想去祖母家?”
杨怿江牵着外甥女的手回紫芝巷,临近午时,该回家吃饭了。
“因为去祖母家,要学好多规矩。”
戚黎黎鼓着脸,见礼、坐姿、吃饭、喝茶……连说话的语气都要学。
“那黎黎学会没有?”
杨怿江有些好笑,他也觉得自己妹妹多虑了,或者说多此一举了。
黎黎该怎样就怎样,完全没必要讨戚家人欢心。
“学是学会了,明天我照着做便是。”
蹦蹦跳跳的小丫头一手牵着舅舅,一手背在身后,像个活泼的小大人。
“我们家黎黎很聪明。”
杨怿江知道小丫头不仅活泼可爱,还聪慧过人,许多东西,不是她学不学的会,只是她愿不愿意做。
至于戚家,他的妹夫是一位很有担当的男人,可惜英年早逝。
戚家的其他人呢……杨怿江忍不住摇了摇头。
……
“昨天见到那野丫头了?”
陈氏从花厅出来,走向月洞门。
作为戚家的大奶奶,她掌着府内中馈。
府里大大小小事都归她管,但她没有库房的钥匙,也没有账簿。
和钱财有关的都在婆婆手里握着。
这让陈氏感觉自己像个打白工的下人。
不满但又不敢违背婆婆。
郁郁的情绪压在心里,年纪不大,法令纹却很明显。
“是啊,见到了,一个从垃圾堆捡来,身份低贱的弃子,竟然也敢冠戚姓。”
赵嬷嬷是陈氏出嫁时从娘家带过来的,算是陈氏的心腹。
昨天陈氏收到杨氏的来信,说已到京城,征询过府的日子。
虽然心里膈应,但该做的面子还要做。
于是陈氏安排赵嬷嬷前去紫芝巷,关心一下杨氏来京城有没有缺的,并强调戚府才是杨氏的家,可以随时回来。
嘴上说随时回来,实际上陈氏找街上的卦师算了,然后将杨氏拜访的日子定在明天。
陈氏嗤笑道:“那种上不得台面的野丫头,老爷和夫人是不会认的。”
“可不是。”赵嬷嬷忙附和。
她想起昨天站在杨氏身边的小女孩,很漂亮、很可爱、很抢眼,一眼看过去像个暖呼呼的小太阳。
作为戚家下人,她看向小女孩的目光很不友善。
她面向挺凶的,一般小孩看到她都会怕。
但那个小女孩没怕,甚至迎着她的视线,毫不闪躲。
眉眼很英气。
对视的一瞬,她就下意识低头,心里莫名的有些畏惧。
“对了,嵘哥那你再去看看,让他明天机灵些,这事儿成了,他日子就好过了。”陈氏交代道。
在陈氏看来,杨瑛儿一介商贾之女,就算戚杨两家祖上曾有交情,可是能嫁进戚家,更多还是因为杨家财力。
杨氏的嫁妆很多。
多的令人眼红。
照理说,嫁进来了,活是戚家人,死是戚家鬼。
如此嫁妆也全部是戚家的。
却不想杨瑛儿那般不守妇德,以身体亏虚,需要将养为由,带着嫁妆一并离开戚家。
此一事上,陈氏觉得公婆脑子有问题,竟然同意了?
“当初应该让她跟短命崽一起死掉。”陈氏小声嘀咕。
如果杨瑛儿死了,嫁妆自然就归内宅打理。
内宅有钱,婆婆也不至于这般抠唆。
走到后院,陈氏没有回自己厢房,她拐去了女儿戚芷的房间。
今年的牡丹宴,女儿认识了汪家的女儿,收获不小。
前几天汪家人包下一艘画舫,邀请她女儿与尚书府、国公府的姐儿一同游湖。
不过女儿回来说,尚书府的小姑娘全程都粘着国公府的缨姐儿,旁人几乎不理会。
而国公府的缨姐儿,气度贵不可言,哪怕待人大方有礼,旁人也不敢随意接近。
“娘,我穿这身漂亮吗?”
戚芷试了一套新裳裙,在铜镜前来回照,一脸陶醉。
“很好看,这一身配得上我女儿。”
陈氏笑着走到戚芷身边,手指轻触女儿身上的缠枝莲纹蜀锦褙子。
锦缎很滑,手指都停不住。
这般好的料子,靠婆婆给的那点儿钱可买不起。
这身衣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