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武艺的只有实力,那些武举人、武进士不过是个名头,而且真考了武进士,你就得为朝廷效力,会失去自由,将来不能当侠客了。”
“我知道啦,就你啰嗦。”戚黎黎不耐烦听大道理,笑道:“我们上山吧,向先生报喜!”
翟岩是谢老先生的得意门生,年仅十一岁,就成了秀才,连中小三元,简直是神童。
旁边的小白马“吁吁”唤了两声。
戚黎黎轻抓小白的鬃毛,“小石头、小禾,你们走路太慢,一起骑小白上山吧,我和李墩比试比试。”
三人对此习以为常,都没意见。
李小禾手脚并用爬上马,再伸手拉翟岩。
戚黎黎一个转身,飞上树梢,李墩反应过来,立即紧随其后。
当年谢九思从一群小屁孩中,选了四人收为学生。
这其中除了戚黎黎外,还有翟岩、李小禾和于小谷,于小谷能被老先生看中,属实令戚黎黎等人大吃一惊。
而封坤闲着无聊,除了戚黎黎外,也挑了一两个孩子教武艺,这其中有李墩。
其他孩子也没有被限制不允许上山,但戚黎黎不强迫了。
他们若愿意读书仍旧可以来竹舍,愿意习武也可以从旁跟学。
谢九思自认学富五车,且人生阅历丰富,但他不觉得自己可以断言他人的人生。
现在他认为不适合读书的孩子,指不定哪天开窍了,不是没可能。
到时候他不教,翟岩他们也能教。
封坤的想法亦是如此。
……
皇城,御书房内。
“你准备去京城外拜师?”睿宗帝赵煦恒放下奏折,看向颜殊清。
曾经总是默默站在角落,不愿与他人多说话的小男孩长大了。
五官像他娘亲,精致平和,身段像他亲生父亲……虽然想到那家伙瑞宗帝就倒胃口,可不得不承认,身段的确如修竹玉树。
睿宗帝一时内心颇多感慨。
“嗯,微臣了解到谢九思老先生,如今就居住在距离京城不算远的莲花山上。”颜殊清道。
“那倔老头子……”睿宗帝哼一声,脸色不悦,“在京城不好吗?为什么想着出去?你已是侯爵身份,不能参加科举,拜那老头子为师有何用?”
颜殊清眼眸低垂,“微臣不是为了名利,实是在京中无所事事,生活无聊,所以想出去走走看看。何况谢九思老先生不一定肯收微臣为学生,但能拜访到老先生,也算幸事。”
睿宗帝皱了皱眉,“若是你拜师,他都不收,那真是老糊涂了,罢,要去多久?”
虽有不满,但睿宗帝没有反对。
“莲花山距离京城不远,快的话六、七日,若谢老先生愿意收徒,或许时间长些。”颜殊清如实回道。
他对皇帝的感情很复杂。
畏惧倒是不畏惧,毕竟他自小便经常出入皇宫,也在宫内住过一段时日。
皇上对他,远比对皇子宽容,而且对他无要求,只给予,完全不需回报。
还有太后,待他也远比待皇子、公主们好。
他曾怀疑自己是皇帝在民间的孩子,但是皇后也待他极好,极亲近和善,丝毫不勉强。
他不傻,旁人是真心还是假意,他能判断出来。
这就很迷了……
十岁以前,他特别信任睿宗帝。
睿宗帝教他培养属于自己的暗卫,他便去培养,可培养后,他发现睿宗帝又派人盯梢他的暗卫。
仅仅盯梢暗卫而已,没有盯梢他。
这,也很迷……
说来这些年,他仅仅让暗卫调查过一件事,就是雅致阁杨老板的对头是谁。
查出来是汪卓仁,那位与尚书府和宿国公府都有往来的富商。
他猜测汪卓仁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见汪卓仁在杨老板那没有讨着好,几番明争暗斗后,汪卓仁似乎放弃了雅致阁,只依葫芦画瓢,也在南城开了家器物坊,没卖漆器,卖的是石雕摆件。
之后颜殊清便没再关注。
“皇上,那微臣先告退了。”
睿宗帝摆摆手,“去吧,莲花山距离京城不远,如果你真被倔老头收为学生,也要常回来陪太后。”
颜殊清笑道:“皇上放心,微臣也时刻惦念着太后。”
离开御书房,颜殊清去与太后告别。
被太后留下吃过午饭,才出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