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过继到她身下的养子戚嵘,比黎黎更加省心。
据大哥了解到,戚嵘在书院的成绩确实很不错。
嵘哥儿很有主意,这两年嵘哥儿瞒着戚家,悄悄来云屏乡看望过她几次。
虽然嵘哥儿再三说不必,但出于对养子的信任,杨氏从每月寄十两银到书院,增加到了寄五十两银。
戚嵘也没乱花,每个月该多少开销还是多少,余下的钱全部攒着。
今年攒了大约有一千两银,还去寻他舅舅杨怿江。
请舅舅帮忙看看,南城有没有合适的小宅子,他想悄悄地置办一套。
京城的宅子,东城最贵,南城虽繁华,但人员复杂,故次之,西、北两城多为普通百姓。
只要不是学坏,养子如何花这笔钱,杨氏丝毫不在意,也不过问。
“娘亲、娘亲!”
听到再熟悉不过的声音,杨氏撑着扶手站起来。
时间还早,今儿怎提前下山回来了?
戚黎黎一路跑进厢房。
颜殊清和程三被她安顿在正堂等候。
先同娘亲说了老先生和封师父要出远门一个月,再告知那二人来拜访。
“老先生出门,那我马上准备些路上用得着的东西,请老先生带上。”
杨氏正要喊夏蝉,被戚黎黎拦下,“不用啦,老先生他们已经出发了,孩儿是送完老先生才回来的。”
“怎这般突然?”杨氏牵着女儿的手,朝正堂走去。
“女儿哪知道呀!”
戚黎黎也长大了,虽然仍旧是心直口快的爽朗性格,但开始有一点小心思。
比如这会儿,她嘴上说不知道,心里却有想法。
老先生雷厉风行地出门,是因为不想给他人添麻烦吧,尤其是她娘亲。
来到正堂外,杨氏看见了堂内的两个男孩。
一位眉眼如画,身如青竹;
另一位虎头虎脑,身材敦实。
跟她闺女一样,长得很好看,至少杨氏瞧着就心生喜欢。
尤其是那位虎头虎脑的程三。
大约是性格和闺女相似的缘故,她当时第一眼瞧见,便特别有亲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