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锦倾笑着退了两步:“好了,不跟你开玩笑了,言归正传,屋里莫事都来帮忙栽树苗子,三十一天,不管饭。工钱不高,按理说该管饭,问题是我们屋里莫人煮饭。”
“啥时候开始?”
冯锦倾看了看天:“明天吧,今天已经这个时候了,干不到多大一阵子。”
话说定了,热闹也看了,那就各回各家了。
现在地里该收的收了,种麦子还得几天,闲着也是闲着,能挣点钱买个盐也是好的,这种机会可不多。
农村里谁家有事情不都是你来我往的互相换活帮忙,就冯家这娃儿回回找人开工钱。
不过不拿白不拿,谁不要谁傻。
等人都走了,叶建洪也在说这个事情。
冯锦倾道:“我不是钱多的莫地方花了,我这是不想欠人家人情。干活开工资,两清。回头要都换活,我们屋里都我跟我爸两个人,有多少时间去还活。”
叶建洪点头:“你心里有数就行了。毕竟是花钱找活人干活,明天看看能来几个人,我跟芽芽子二大都来,你老子要是能把牛喂两天就喂两天,叫芽芽子过来煮饭。一天到黑也不耽搁活。”
冯锦倾没有吭声,他是巴不得叶芽过来煮饭,问题是叶芽一个人照看两家人的菌架,本来都忙的不行了。
他想了想,如果这些树好活,品种莫问题,他觉得明年开春他就不种菌了。实在是他啥事情都帮不上忙,这一头那一头的,叶芽一个人累的造孽。
叶芽就又多了一样活,九十点去冯家煮早饭,下午三四点煮晌午。
闲的这几天,叶家沟的男人都来了,人多干的倒是挺快,一个礼拜就挖好坑,把树苗子都栽进去。
刚刚栽下去第二天就变天了。
叶建洪一个劲儿的说老天爷都在帮忙。
到了十一月,天彻底开始冷了,人也一点点闲下来。
大队那边通知,各家有时间就去大队开会。
开会这种事情,叶建洪是最讨厌去的,赵月梅去了。
说的就是两件事情,第一件就是要积极响应上面的号召,退耕还林。
山上的耕地就不说了,河边上那些捡的河滩地都尽量栽树。山上太远的地方,有不想种的荒地也要栽树,树苗政府统一发,保证成活之后按面积补偿。
第二件事情就是通电话,电信局那边开始下乡安信号塔了,有条件要安电话的就安一台,也不贵,就是个座机钱,其他没有任何费用。
一说这个,好些人都心动了。
再困难,两百块钱还是有的。
赵月梅也心动,回去就跟叶建洪说了:“说是两百块钱的座机钱,直接给安装好。在我们这边山上建信号塔。”
“那不是还得交电话费?”
“那你打了才有话费,不打肯定莫话费,都是有事情才打电话,一年到头能有多少事情。”
叶建洪有些犹豫,今年家里才买了彩电锅盖,这又要安电话,两百块钱也不少了。
“晚些我问问芽芽子,看她装不装。”
赵月梅却有信心的很:“她做生意咋可能不想安电话。别的不说,以后给眉眉子打给电话啥的也方便。”
叶芽回来吃饭的时候叶建洪就把这事情说了,叶芽想都没有想就开口:“安,安一个方便。”
叶建洪得意的跟赵月梅道:“你看,我说吧,她肯定同意。”
叶芽抬着碗听着这话脑壳有点懵,啥叫自己同意不同意,家里的事情啥时候轮到自己当家做主了,地位一下子变这么高了?
吃了饭回屋里就取了三百块钱给赵月梅。
赵月梅这才跟叶芽说起退耕还林的事情。
“我们河边上没有地啊,防洪啥的也攒不上劲,家里的地更不可能了,我爸宝贝的很。”
赵月梅道:“人家说把树苗子栽活了以后有补助,这个钱看来我们是享受不到了。现在政策越来越好了,以前要是有这政策多好。后面水橡林和青钢林都是你爷爷那时候跟你爸栽的。”
叶芽道:“以前吃饱穿暖都是问题,都忙着种粮食了,谁晓得栽树。我爷爷那个时候栽树不是因为我们柴山少怕以后我们莫柴烧吗?咋说我们现在也得益了。其他的莫法就是莫法,你就莫想那么多了。哪能啥好事都占全了。”
赵月梅一下子就莫话说了。
过了几天,等冯锦倾来问安不安电话了,她这才去大队交了钱。
不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