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仙风道骨老者便是有名的福德真仙镇元子,镇元子乃是先天息壤化形,出生便有三书之一的大地胎膜地书包裹,更是不知在何处寻得一株先天木系灵根人参果树,自此安户于洪荒之西,万寿山五庄观。
众人随镇元子一路往西而来,到得五庄观地界,只见此地云气环绕,时有瑞鹤几只,长鸣飞过,空中盘旋不去,如仙家灵境,令人心生敬仰。远处一个若隐若现的道观悄悄映入凌风眼帘,只见此道观显得古朴淡静,仿佛有一丝烟火上浮,将整个道观与万寿山融为一体,真是个人间仙境,仙家场所。
众人降下云头,徒步轻走,静静的看着周围仙鹿卧睡,猿猴嬉戏。沿着浑然天成的石阶而上慢慢的来到五庄观门口,只见门口棕色对联微微放光,那对联上面写道“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呵呵,好一幅仙家做派的对联啊!
到得五庄观门前,镇元子对着门外看门童子道:“清风,明月”。片刻便见两个童子走了过来,镇元子道“你等,将中门大开,有道友相访”啊,中门大开,这是多么高的待遇啊,要知道也只有红云老爷才有那般待遇啊。
进得五庄观内,镇元子便吩咐两童子—清风、明月击打那人参果子招呼众仙,加上众多灵果仙液,开起了百果大宴,参宴者计有东昆仑道人三清,不周山女娲伏羲兄妹,西方灵山接引准提二人,至于太乙,众人之前皆是没有见过,故而不知其道场所在地,当众人问起时,太乙不由囧道:“贫道修行时日尚短,还未有寻的道场!”
待得童子将那人参果摆上,引得众人一阵激动,只见那人参果周围精气环绕,先天木灵之气翻腾,果子如那胎中尚未出生的孩提一般,渐成人形,绿气腾腾。
镇元子心中得意,有意卖弄,故而问道:“不知众位道友可知道此果子之来历?”问的众人哑口无言,想试苦笑。
见众人不答,镇元子将枪口朝向太乙,问道:“不知太乙道友可知啊?”
说完盯着太乙,似是等待着看太乙吃瘪的搞笑神态。
深吸口气,缓缓道来:“此果又名草还丹,“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一万年方得吃。似这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果子,果子的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兼备。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此果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焦,遇土而入,甚是珍贵。”
众人不由大惊,此等先天灵物,有缘品尝,足慰平生了。
镇元子接过话茬:“此人参果当速食,时辰一过便要枯萎了,各位请了!”
众人一听,皆是取过那人参果,吞食干净,太乙几口将那人参果吞服下肚,消化其中蕴含的灵气,顶上三花闪现,阵阵翻腾演化,显是道行法力更进一步。
三清众人皆是显出顶上三花,互相推演论证,略有所得,心满意足的收起三花,面带微笑。
这时,太清道人睁开紧闭的双眼,一道神光自眼中闪现,对镇元子众人稽首道:“贫道三人尚有要事,先行一步,千年后紫霄宫再会!”
“再会,再会!”众人答道。
随后,女娲、伏羲、接引、准提之流皆是告辞离去,太乙忽的想到,那不周山上的葫芦似是要成熟了,心中一阵火热,起身告辞而去,直向不周山遁去。
以太乙如今大罗金仙道果,千万里距离不消百年时光便已到达,果不其然,那不周山内一阵宝光翻腾,冲天而起,正是那先天宝葫芦,加急遁光,朝那宝光翻腾之地遁去。
待太乙到达那里之时,已有七人守候于此,正是离去的三清,女娲,红云之辈,上前见过礼之后,便等候一旁,期待着那葫芦的出世。
只有两人太乙不识,此两人身披赤色黄袍,头戴金乌冠,太乙猜想,恐怕是帝俊、太一二人吧!
就在那葫芦发出阵阵耀眼光芒之时,显是葫芦即将成熟。
过了足有一刻时间,那宝葫芦散发着冲天宝光,一看就不是凡品,太清道人第一个先来,上前摘取了第一只紫金色宝葫芦,此宝葫芦大有来历,在西游之时更是大放异彩,唐三藏西天取经,观世音菩萨欲考验师徒几人是否真心往西天去,三借老君童子,终借得替太上老君看守金炉与银炉的两童子,托化妖魔,偷执紫金红葫芦、净瓶等,阻挡于西天路上。
西天路上,孙悟空夺了葫芦、净瓶等宝贝,将两妖魔化入其中。后,太上老君亲来收回宝贝,救出两童子,自回了大罗天兜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