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祸心 > 第六章 惊天秘密

第六章 惊天秘密

巴张的都能装进一个拳头,终一脸上的表情也好不到哪去。

“师傅,是二十篇论语都要抄吗?”终一还是不确定的问。

“对!”季先生答道,看了眼奕珏,又补充一句,“如果抄的马虎的话,重抄。”

奕珏欲哭无泪,看向季师傅脸上的表情要多愤然有多愤然。但他还没有胆子敢违抗,季师傅是谁,连他父皇都要称声季先生的人物,他哪敢惹啊!只能把苦往肚子里吞。

终一虽然早就料到了会是这样的结果,但也还是不免暗暗叹息。

季然季先生是出了名的古板严厉老学究,他可不会在意你有多么尊贵的身份,到了他这就要听他的,稍有不对,苛责教训是免不了的,奕珏终一没少在他底下吃亏。

季然对二人的神态视而不见,拿着书本缓缓走上了讲台。

“咳!咳!”季然轻咳两声的清了清嗓子,微微整理了一番衣襟,望着二人不悦的说道:“赶快坐好,我要开始讲课了。”

奕珏气呼呼的坐回位置上。

“前几日我讲的论语里的第二篇·为政,你们可还记得?”

“记得!”二人齐齐点头。

“还记得那篇‘为政’表述的是什么思想吗?”季然提问道,抬眼看看终一。“终一,你来说说。”

“孔子想要表达的思想是说:当政者要施以德政仁政,以及对‘礼’的树立,用礼制去感化百姓,而反对用严刑酷吏来治国。”终一从善如流的答道。

“那你们觉得对吗?”季然继续发问道。

终一奕珏相互对视一眼,难道孔子说的不对吗?

“在几天之前我跟你们讲这篇文章时我也并未觉得有何不妥,有何不对,可就昨晚,我翻阅此次科考的答卷中,让我产生了疑问。”季然季先生不紧不慢的说道。“有位学子在治国之道中提出了重法的理论,他的理论正好与孔子思想的勃然相反。”

“那篇文章阐述的理念就是我秦国必须要重法,要有完善的律法。毕竟礼不下庶人,一般的平民百姓根本不懂礼,那何以用礼来感化一说,唯有用律法,广而告之,杀人者偿命,奸淫掳掠者流放,那我秦国才可安定。”

说完,看向台下二人,“你们二人对此有何看法?”

奕珏思索了半响,一脸认真的说出自己的看法:“如果光用律法来治理百姓,单纯的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会求能免于犯罪而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所以我还是觉得孔子用道德来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这样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季然有些意外的看着奕珏,没想到他还有如此大局观,不苟言笑的脸上露出了几分满意的。

季然的目光又落向李终一,有些期待的问道:“终一,你的看法呢?”

终一蹙了蹙眉,连努了努几下嘴才缓缓开口道:“弟子认为两者都太过偏激,但皆有可取之处。”说到此处,话语顿了顿,似乎在思考如何说才好。“孔子的思想是强调用道德去引导,而那名学子则是着重律法去约束,前者弟子觉得孔子把世人想得过于美好,不太现实,后者又太过于严厉,一味的严刑酷吏也容易激起人的逆反之心,总之一句话就是,过软不行,过硬了也不行。”

有几分意思,他只给他们二人两个选择,可李终一却另辟蹊径,否定二人,说出了属于自己独特想法,季然欣赏的问道:“那你觉得如何才能做到够不软不硬呢?”

“人之初,性本善。”终一说道。“每个人并不是一出生就是坏人,杀人犯,致使他们变成那样是他们后天所受的教育与环境造成,假如一开始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明辨善恶的种子,想必那要比一千条严律都要好使的多。所以当务之急,我秦国应当新建学堂,让我秦国子民都能读上书,明辨是非。”“不知弟子这样说可对?”终一心中也没有底的问道。

“季师傅。”终一再次喊道。

季然回过神来,直直的望着终一,心中已然波涛汹涌,李终一提出意见确是治国良策,若照他所说的去实施,秦国以后必然人才济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