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盖房众人施巧计扩职权二人忙商讨
诗曰:民间呼吁起阿房,布衣黔首忙商量;王庭有事生是非,李斯赵高另思想。
经信人这回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他们没有因为请求受挫而停止呼吁盖房子,发誓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几个胆子大的人不甘失败,他们结伴找到张志立副总办公室,以聊天的方式,渗透公司组织建造家属楼的想法,以形成广泛地统一战线,扩大威慑力。
陈忠文故意用调侃的口气,微笑着说:“张总可是秦城侯的后代,占据了风水宝地,祖先留下7分的桩基是聚宝盆呀。你村人都说,那7分地够你发财致富了,啥时卖给我二分也沾沾光嘛。”
殷敬民接过话茬,揶揄道:“谁让咱祖先早年从河南逃荒过来,没有在北莽原置买田产,一直到城里租住别人的房子做些小生意。解放后,政府分给的凤凰台平房,如今成为国家保护文物。我家只能住在窄小的安置公房里,去年旧城改造拆了,如今没有立足之地呀。我和忠文可没有秦城侯福荫,只好联合起来高价买你的地皮盖房了,怎么样呀?”
张志立没有听出其中讥讽的意思,以为他们羡慕自己的宽阔的桩基地,自鸣得意地摇摇头说:“那不行。祖产怎能让人?那还不被人骂为踢打江山的货。我可不是党阁老的后人,连先人的门户都守不住能叫人吗?你们另打主意吧。”说完得意地“嘿嘿”笑了。
殷敬民一贯看不起张志立爱占小便宜的土财主做派,正好借题发挥,挖苦他说:“哈哈,张副总守土有责嘛,很好。佩服,佩服。咱们换个话题,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全当笑料,大家同乐。”
陈忠文借机煽风点火说:“老殷呀,你就别卖关子了,有什么好故事,就讲给大家听嘛。”
殷敬民“吭”清了清嗓子,声音沙哑地说开了。
远古时候,北莽原上出了一个非常富有的财主,祖上留下了巨大的财富。在那个以土地为富贵的时代,他还嫌土地不足,用这些财富和自己攒下的钱广置田亩,加盖房产,整个北莽原几乎都成了他的田产,房子盖了18院。财主异常高兴,经常四处走走,查看自己的豪宅大院,骑马巡游自己的疆土,以至于骑马一天也看不完他的田地。
财主很勤劳,早睡早起,注意强身健体,身体很好,饭量也不错,经营有方,财源滚滚。随着年龄的增长,财产丰盈,田地越买越多,成就感也越来越强,整天喜上眉梢。有一天,体质坚固的老财主照例骑马巡游,越看越高兴,不由得放声大笑。
谁料乐极生悲,一头饿狼被惊扰,“嗖”地一声蹿了出来,高高跃起。马受惊了,拼命狂奔起来。财主也吓坏了,拼命勒马的缰绳,越勒马跑得越快。老来不讲少年勇武,毕竟年纪大了,武功高强的他渐渐筋疲力尽,难以驾驭惊马。突然,马向上一跃,财主抓不稳缰绳,重重的摔了下来,身受重伤。
天无绝人之路。命不该绝的他被地里干活的长工发现,他们急忙将老东家抬回家。孩子们火速请郎中医治,药石用尽,虽有好转,却是时好时坏。财主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遂请阴阳先生堪舆墓穴,在自己的田地里挖了一块墓地。他不放心别人,让人抬到墓地,想看看自己最后的归宿。
他原以为自己的墓地会很大,建筑非常豪华,怎么也会像原上留下的帝王将相的陵冢。可是,看到属于自己的那么一小块最终安息之地,再环顾一下周围自己购置的广阔田地时,感慨万千:一生拥有那么多钱财,安歇地只有一块很不起眼的坟地!这与穷人没有什么两样!财主很不满地问阴阳先生:“先生,我的财产富可敌国,为什么我的墓地如此小。”
阴阳先生说:“你积的荫德不够,墓地修大了不利于后人。”
财主大叫:“老天爷,我不想死。如此丰富的物质还没有享受够呢,我不甘心呀!”
儿子讨好财主说:“爸,你老人家功高盖世,给我们置下这么多的财富,要是你嫌墓地太小,我们就给你仿照汉朝皇帝陵,为你造一座占地几十亩的大墓。”
财主摇了摇头,说:“我不能让后世受累,你们过得好就行。”
儿子又说:“你老不愿意睡大墓,我们就给你过盛大的葬礼,让北莽源的人都来送埋。我们豁出去了,请大戏大待客过上他七七四十九天丧礼,哪怕卖几亩好地,也要把丧事办得热热闹闹,红红火火,体体面面。财主听后,勃然大怒,使出最后地力气骂道:“你们这些败家子,祖宗的地块不能丢,说啥也要守住土地呀。”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