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回乡下调研心情沉重跨过大桥别有景致
诗曰:胸中有势深与海,合理山川我愿来;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抒情怀。
司马东主持召开了担任市长来的第一次政府常务会议,气氛热烈又令人感到轻松愉快,信心倍增。市长引经据典,诙谐幽默的话语,让与会者消除了顾虑,大家踊跃发言,谈自己对发展的思路。分管副市长和各部门详细的汇报工作,实事求是的介绍了泾渭市发展的成败得失。会议讨论如火如荼,参会部门负责人畅所欲言,讲问题、谈设想、论发展。司马东听得很仔细,觉得泾渭市人心思发展,这令他很兴奋,不时在本子上记着要点,完善和丰富自己的思路。
司马东在总结时说道:“在前任历届班子的努力和全市人民的辛劳工作下,也包含着在坐者的心血,泾渭市取得了应有的成绩,感谢大家毫不保留地谈了经验教训,献计献策,这是对我的信任。
我们政府的工作还需要各位继续努力,各部门要进一步做好年度内工作,创造性的完成目标任务。我重申,新一届政府半年之内分管工作不变,任务不减。各位副市长放手工作,重大事情告诉我一声就行。你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努力完成年度工作任务,我先谢谢大家了。市政府年初订的任务指标不变,争取有所突破。
王永凯常务副市长主持政府一切工作,秘书长要多辛苦了,全面负责办公室工作,协助副市长们做好政府与部门地协调工作,保持好的传统,实现泾渭市经济指标的稳步上升。另外,我告诉大家一个信息,从明天开始,我将利用一个月时间,乘公共汽车到各县区、各部门全面调研。
我们轻车简从,除了秘书小郝,再不带任何随从,你们也不必刻意准备,我们随机选择去哪里。不过,县区可别把我们当成间谍抓起来,那时闹出什么笑话,就不好了。”
司马东的话引得哄堂大笑,王永凯带头鼓掌。第一次常务会义很成功,人们由衷地对司马东竖起大拇指,充满了敬意。
市长与秘书穿着便服,背起行囊乘坐班车出发了。衣着简朴的二人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混迹在众人中毫不起眼,根本没有人把他们与市长和副主任秘书联系在一起,这给了他们到群众中去,了解社情民意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田间地头,他们帮助农民锄地浇水,深知农民的真实想法和沉重的负担。
二人来锦城县董蒜镇,热情地帮助农民冬灌大路蔬菜地。他们相互友好的交流着,一位很有长者风范的老汉问他们:“同志呀,你们从省城来,我老汉当了30多年的官道村党支部书记,一直忠于职守。
当初,在我村实行两委会直选,我很高兴,希望群众选举出好干部接替我,让老汉退休。我们千盼万盼,可是,我村选举结果很不理想,乡镇干部为了完成任务,把关也不如过去严格了,我推荐的有能力的人没有当选。选上的干部让村民们失望了,他们是大户族的人和胡乱撒歪的歪娃。”
司马东不解地问:“大爷,你贵姓?你能否告诉我,你们村的选举怎么会如此的结果呀?不少人和媒体都说村委会直选是发扬基层民主的好方式,应当逐步向上一级延伸。”
老汉道:“老汉姓张,恕我说些不该说的话,农村人文化程度低,看眼前利益,谁家族大、给了实惠就选谁嘛。现在一些媒体和少数基层干部不讲实话,上报材料弄虚作假严重,上级得不到真是信息。”
“哦”司马东没有说话张老汉继续说道:“同志呀,老汉在党多年,国家一直实行二元结构,城市人有低保、医保,马路宽敞,自来水、天然气、暖气到家,也没见他们集资一分钱呀,哪些都是政府投资建设的。我们农民咋就感觉不到政府的优惠,农村仿佛被遗忘了,村子修路、打井、盖学校、建办公室都得我们掏钱,农业税、林特产品税交个没完,栽下的果树没挂果就得交税,这怎么行呀?”
司马东沉重地说:“大爷,建国初我们国家的底子很薄,一穷二白。那时候采取的二元结构,在国家的经济恢复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民、农村、农业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和贡献,他们用脊背扛起了共和国的大厦。农民为国家工业建设和财富的积累功绩不可磨灭,国家应当感谢农民。然而,工业发展了没有及时反哺农业,却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政府应当检讨。如今国家有钱了,到了反哺农业的时候了。大爷,我告诉你,听说国家很快就要取消农业税了。”
张老汉一下子直起了腰,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苦笑说:“这是真的吗?同志,我们还要等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