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祸起萧墙 > 第五十二回中2

第五十二回中2

相朝阳一把拉住杨志清,二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然后,热情地向司马东介绍说:“市长,这是我省著名的民俗专家杨志清先生。在全国文化界声望很高,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组织编辑出版了一批天府民俗系列丛书,很有使用价值。老先生谋划文艺未来,注意发现培养新人,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们都赞扬他讲民俗不引经据典,不装腔作势,说朴素生活,却深入浅出,大俗大雅,容易让人融会贯通。他曾著书立说,笔下民俗鲜活生动,故事引人入胜,人物栩栩如生。现在是国家社会科学院民俗文化专家,西部大学客座教授。”

相朝阳又指着梁馨介绍说:“这是我的继任者,河滨区最年轻的科级领导干部,年轻有为的河滨区经信公司总经理。”

梁馨连忙说:“梁馨。司马市长好!大家好!”

司马东站起来与他们亲切地握手说:“今天是个好日子,各路豪杰汇集花绽。我司马东就省去了逐个拜访的时间,大家对泾渭市发展多谈看法,希望畅所欲言,献计献策。”

杨志清先生也不推辞,快人快语,没有任何铺垫,一开口就说道:“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现实是人们往往看到了一方自然水土,而忽略民俗文化的水土。其实,一方自然水土养的是生命,民俗文化的一方水土养的是人文的精神,文化传承靠的是民俗精神,是民族的根脉。自然是天道,民俗是人道,天人结合才是真正的一方水土。泾渭市历史悠久,十三个王朝京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谁也割不断,民俗积淀深厚,并且很有特色。

我们历届政府片面追求发展旅游业,故意远离长安,割裂彼此联系,没有很好的整体设计规划,发挥大长安文化的整体优势。秦始皇陵、兵马俑、茂陵、阳陵、昭陵、乾陵各自为战,没有突出各自的文化特色和时代特点,同质化非常严重。管理者为了抢游客,互相拆台拉生意,没有形成秦汉文化、大唐文化氛围,却伤害了历史文化脉络和旅游市场。外地人风趣地说,游客来到关中,不见旅游文化、旅游产品,只能白天看陵庙,晚上睡大觉;下车忙尿尿,景点只拍照。

我们除了门票还有什么收入?大佛寺、昭仁寺、四郎池、安吴大院、孟店民居、秦直道、钩弋夫人墓、唐家民宅、李靖花园、马栏风光等历史名胜更惨,没有文化和配套产业,门票经济致使游客稀少,举步维艰。我们知道,世界各旅游大国强国非常重视文化产业,罗马角斗场、水城威尼斯、罗马天主教廷、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罗浮宫、爱丽舍宫、凡尔赛宫、白金汉宫、霍夫堡皇宫、美国自由女神像、悉尼歌剧院、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曼谷佛都、柬埔寨吴哥窟等都为当地带来丰厚的回报。

二十世纪后期,我国城市化进程很快,房地产的飞速发展,保存多年的历史遗迹大量消失,阿房宫连遗址都消失了,上林苑沦为房地产小区,令人痛心疾首。我们不保护历史文化,却却人为地制造人工历史景点,什么乡村游的猪圈火锅,令人恶心,有识之士深恶痛觉,留住乡愁呼声很高。全世界范围文化寻根兴起,人们看好文化产业。海外华人大搞文化寻根,掀起了一股寻根热效益不错。苏氏、刘氏、周氏、嬴氏等根在我市,可是,根是寻到了,传统几乎损失殆尽,空悲戚。苏武的后代们每年从世界各地汇聚苏侯陵园祭祖,也只能是来去匆匆,寻根文化却没有形成,白白流失了文化旅游,这不能不能说是损失。

文化起源于民俗,中国远古留下的岩画,大多是狩猎祭祀的场面。我国最早的《诗经》出自泾渭大地,秦风、豳风脍炙人口,实际是当时通俗流行歌词,也是先人文化的流传。文化的初期,黑格尔把她称之为象征阶段,那时崇尚图腾,祭祀发达,图谶盛行,民风淳朴,《诗经·国风·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就是民俗文化的结晶。民俗在自然与人心之间徘徊,散发着青草与人情的味道。待到文学艺术纯熟,达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境界,艺术才脱离了民俗,形成新的文艺形式得以流传。这种高雅的文化可以让百姓得到濡养,却不是大众的生活本身,也是一种断代。

我国历史悠久,黄河流域又是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文化很深厚。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也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文化没有断层的民族。中国之所以文化没有断层,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民族有着深厚多元的民俗文化,黄土文明有着人性空间上巨大的包容性。这些民俗文化上的特点,也就为道家的师法自然,儒家的仁爱学说,佛家的慈悲精神提供了人文基础。而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