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外秋泾桥。
“站住!干什么的?”两个士兵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小田上前一步跟士兵解释道:“我是嘉兴中学的学生,这是我的学生证。”说着把学生证递了过去。
“那这一位是?”士兵指着小田身边的飞龙问道。
“他是救我的人,刚才我在回家途中遇到日本兵,是他救了我。”
“遇到日本兵?这么说,日军很快就要打过来了?”士兵惊讶道。
“是的,我刚从嘉善县过来,我跟顾家齐师长的128师一起并肩战斗过,他们已撤退至临平休整,我不想去,我想跟你们一起保卫嘉兴,阻击日军。”
“好吧,进去吧!”士兵给他们放行。
飞龙往左右一看,秋泾桥头两侧已挖好防御工事,两侧各有两挺机枪,其他士兵都荷枪实弹匍匐在壕沟边缘向前方注视着。
飞龙心想:“这是谁的部队?戒备森严啊!”飞龙再走几步,抬头往城墙上看去,城墙的每一个墙垛处都立着一个背着长枪的士兵。
飞龙和小田拾级而上登上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古老的石拱桥——秋泾桥,飞龙站在桥面上抚摩着冰冷的望柱头石狮子,俯视桥下护城河水中石拱桥孤独的倒影,飞龙心中感慨万千,不知这无辜的秋泾桥未来几天将面临怎样的命运。
飞龙和小田顺秋泾桥西面的石阶而下,不一会儿,来到东门。东卫的守卫士兵并不阻拦。
穿过东门,飞龙问小田:“嘉兴中学在哪里?我先送你回学校。”小田回答道:“往前直走,穿过几条街就到了。”
飞龙边走边往两边看,不见昔日老字号的繁华商铺,只见到处是断壁残垣。断壁处只留下敌机无数次轰炸后被烧黑的印迹,废墟处仍冒着几股末燃尽的轻烟。
飞龙心情沉重,难抑悲愤之情,不禁抬头往天空望去,几抹黝黑的微云随风飘荡,似乎在逃离这个几经蔺难的城市。
小田和飞龙来到嘉兴中学校门口。并无保安值勤,原来有一个中年男保安,因为嘉兴县城连月被日军轰炸,为了自身安全躲到乡下去了。
校门被炸塌半边,已经不像一个校门了,小田带飞龙走进校门,穿过几栋被敌机轰炸得不完整的俨然已成危楼的教学楼,来到一个巨大空旷的运动场。
运动场上支起了几十个帐篷,嘉兴中学的张印通校长指挥着学校师生正在为受灾受难的老百姓支帐篷、倒茶送水等。
小田快速地跑过去,嘴里大喊着:“张校长!张校长!”小田把张校长带到飞龙身边,介绍道:“这是我们的张校长!”张校长疑惑地问小田:“你不是回家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小田答道:“我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了日本鬼子,幸好我旁边这位大哥救了我,否则我就回不来了!”张校长微微一笑,伸手与飞龙握手,说道:“谢谢你啊,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来自哪里?”
“我叫欧阳飞龙,来自未来的世界,我是穿越者,是来体验战争生活的。”
张校长和小田惊讶地对视了一下,张校长很快就平静下来了,说:“不可思议!不管你说的是真是假,我没心思去考证,我想,你是来自未来的世界的人,想必一定知道很多事情,刚好,今天晚上有个城防扩大会议,由城防司令刘尚志主持,他邀请了军政要员及各行各界人士参加,为城防出谋献策,你去参加吧,我也会去,我带你去。”
飞龙爽快答应:“好啊,为抗日做贡献是我应该做的。”
1937年11月16日晚7时许,嘉兴县城防司令部楼里灯火通明。在偌大的司令部会议室里坐满了人,在座的除了刘尚志司令外,还有:170师1038团李本一团长、抗敌后援会会长姜维贤、县政府秘书潘介、军运代办所副所长柏拔山、守望团团长陈新民等。
张校长带着飞龙,拣了两个空座位坐下。
刘司令一脸严肃,站起来说道:“各位,据可靠情报,今天上午日军已占领了嘉善县,很快就会打到这里,现在形势严峻,所以今晚召集大家来这里献计献策,共同做好嘉兴县城的防御工作。在这之前,我想做几点说明。第一,昨天上午我党专员杜伟、县长翁柽率领党政机关先行一步撤离,不是逃跑,而是撤到西郊桐乡县濮院进行办公,在那里组织军民为城区老百姓的后续撤离作准备。大家不要听信谣言,自乱阵脚。第二,大家都看到了,我们守城的正规军只有一个团的兵力,是不是政府要放弃我们,不是的,根据第十集团军司令张发奎的安排,有几个师的兵力本来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