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死后,秦嘉感到坐立不安,寻思着本来是自己升迁资本的陈胜突然间却被李落雁杀了,自己的降军全部坑杀,现在自己对章邯已经没有任何用处,迟早必然会引来杀身之祸。于是,他终于找到一个机会,趁着章邯不注意逃出了章邯军营,不知去向。
章邯与李信合军以后,章邯留司马欣镇守陈县,涉间镇守许县,李信留子李过镇守汝阴。章邯觉得陈胜已死,楚国已平,应该北上进攻赵、齐。而李信则认为趁势彻底清除楚国余孽,然后再北上。两人谁也不能说服谁,李落雁因为带领的是禁卫军,此刻启程返回咸阳。最后两人一边休整大军,一边各自把想法写成奏章,交给李落雁带回咸阳。
早在易星辰回到咸阳的路上,出现了一个巧合,就是赵飞雁准备向易星辰坦白自己所说的匈奴出现在长城附近,其实只是一个想把易星辰骗回来而已的谎话。谁知她正要向易星辰说起的时候,咸阳那边真的传来了长城便有匈奴出没的消息,而且规模有好几万人。
咸阳宫内,易星辰再次坐在龙椅之上,这回感觉踏实多了。想当初,内有赵高想篡权,外有陈胜乱天下,自己手上却无一兵一卒可调遣。那时要不是章邯主动请缨,以郦山刑囚出战,估计陈胜都打进咸阳了。如今,这两个人已经死了,他有了由北方军改编的属于自己的禁卫军,李信的一部分南越大军,还有章邯的军队。而且他治下的原先大秦境内一片祥和,外面到处烽火,这里却是一片百废待兴,欣欣向荣的景象。
“各位爱卿,如今顺天应民,陈胜伏诛。下一步该如何,爱卿们有何高见?”易星辰说完看着下面的人。
“陛下天威所至,所向披靡。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首先一片高呼。易星辰微微皱了皱眉头,虽然很喜欢听奉承话,但是他不喜欢下面的一群只会喊口号的人。
“陛下,老臣认为应该陈胜一死,天下震惊,应当趁此一举北上,平定赵、齐,如此天下可定。”尉缭首先说了。
“陛下,眼下陈胜已死,然而匈奴却有卷土重来之意。臣认为该增派些军队去长城,以免后院起火。”王贲站出来道。
“陛下,飞雁倒觉得此刻应该彻底清除楚国余孽,天下大乱,根源就是出自楚国,至于赵、齐,不成气候。早晚必平。匈奴那边,试试能不能给些钱财,让他们去攻赵、齐,一举两得。”
易星辰笑了下,然后把章邯和李信的两张奏章拿了出来说:“章邯主张北上,而李信主张清除楚国余孽,你们觉得该如何?”
“陛下,我有话说。”李落雁站了出来,说道:“陈胜是我杀的,本来秦嘉囚禁了他向章邯投降,我一时激愤,将他杀了。”
“什么?”易星辰瞪大了眼睛,然后紧接着问道:“那你有没有....”话到嘴边忍住了,毕竟这里是大殿之上,要是关心陈思楚的生死会影响形象的,易星辰缓和了语气,说道:“然后呢。”
“然后就是坑杀降军了,不过陈胜身边的将领一个都没有看见。”
“这么说就只杀了他一个人?”
李落雁点了点头道:“那日伏击我的彭越、韩信等人全都不知去向,听降军说,在汝阴的时候,英布率先弃城逃跑,然后刘邦、彭越、韩信等人各自带领贼军逃窜。追到下城父时,他手上就只有临时招募的几十万附近的村民。”
“村民?”尉缭看了下李落雁道:“你们连这些村民也杀吗?”
李落雁笑道:“没有全部杀,除了老弱妇孺。”
尉缭叹了口气道:“他们都是手无寸铁的平民啊。”
“但是他们拿起武器站在陈胜那边了。”
“呵呵,两位爱卿,你们别吵了。对于造反的人,只有死路一条。这是我大秦律,我大秦依法治国。我们还是先谈论下关于大军下一步的去向吧。”易星辰笑了下,至少陈思楚没有被杀死,以后一切随缘吧。还有,这好像是第一次尉缭和赵飞雁意见不同。
“陛下,您的想法是什么?”尉缭问道。
易星辰说道:“朕支持李信将军意见,先平楚,再北上。步步为营。朕刚想过了,陈胜虽死,可手下党羽却在楚地四散逃窜,此刻若是北上,他们在我们后方随时都可以再次作乱。那时我大秦将面临两线作战,虽然我不懂军事,但是我知道两线作战是很危险的。还有,如飞雁所说,赵、齐已是惊弓之鸟,早晚必取。”
“陛下圣明。”群臣又是齐声高呼。易星辰习惯了,这些人就是一群扬声器。
再说到刘邦自从西出汝阴后,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