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议、《独断》、《劝学》、《释诲》、《叙乐》、《女训》、《篆执》,祝文、章表、书记等洋洋洒洒近千篇。这样一个平素品行清白的命世之才,书法、辞赋大家,没有死于祸乱之手,却死在一言之间,可见当时的确是国家无道之秋。
就连隐居徐州的著名经学家郑玄听闻蔡邕的死讯后,也不禁扼腕叹息道:“汉朝的事,谁来考定啊!”
之前荀攸因为谋刺董卓事泄而被捕入狱,同谋之人有人自杀,有人逃走,唯独荀攸在狱中沉着镇定,言谈和饮食都与平时一样,恰好董卓被杀,荀攸得以幸免。
吕布杀死董卓后,劝王允把董卓的部曲全部杀死,王允此时已经有得意忘形的势态,也可能是受到蔡文姬书信的影响,说道:“这些人没有罪,不能处死。”
吕布又建议王允把董卓的财物赏赐给朝中大臣及统兵将领,王允又没有答应。
王允一向把吕布视为一员武将,不愿他干预朝政。而吕布认为王允这样做容易埋下祸端,心中渐有隐忧。
王允性情刚直方正,嫉恶如仇,当初因为畏惧董卓,不得不委曲低头。董卓被诛之后,他自认为不会再有什么祸难,性格大变,认为心狠手辣才能成就大事,但是决策时往往又迟疑不定,又越发的骄傲,因此部属们对他并不十分拥戴。
王允起初曾与士孙瑞商议,特别下诏赦免董卓部曲。接着又感到迟疑,说道:“部曲只是遵从主人的命令,本无罪可言。如今要把他们作为恶逆之人予以赦免,恐怕反会招致他们的猜疑,并不是令他们安心的办法。”因而没有颁布赦书,后又商议全部解散董卓所统率的军队。
吕布对王允说:“凉州人一直畏惧关东的大军。虽然现在袁绍已经失败,但如今一旦解散军队,打开函谷关,董卓的部下一定会人人自危。可任命天下第一名将皇甫嵩为将军,率领董卓的旧部,并留驻陕县以进行安抚。”
王允说:“不然,关东的义兵将领与我们是一致的,现在如果再将大军留驻陕县,扼守险要,虽然安抚了凉州人,却会使关东将领起疑,这是不行的。”
听到王允如此自负,吕布长叹一声:“这长安,虽然名为长安,却马上要变成天底下最不安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