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突击 > 正文 第二章 10

正文 第二章 10

梅珍从警察所出来的时候,心里乐开了花。没想到,事情竟然这样顺利。

从接到上级命令,抢救在香港的文化人士以后,东纵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得到这些文化人士在香港的详细地址和联系方法。没想到,警察的户籍档案发挥了作用。

这是日本人没有想到的。日本人一直想得到全面的户籍档案。

日本占领香港以后,将原来港英政府的警察系统全面接管,隶属于宪兵队特高课管理。除了一些担任高级警察职务的英国人以外,大部分中国警察都被留用了。除了日常的巡逻和社会治安等一般案件以外,还配合宪兵队办案。

眼下,最迫切的,也是日本人一直督促抓紧办理的,是对香港居民的户籍登记。这个工作量很大,所以一时也没有结果。

只有警察所内部很少的人知道,实际上,日本人根本就不用绕那么大圈子,香港本来就有户籍登记。

英国,是个老牌的殖民主义国家,最兴盛的时候,被称为“日不落帝国”,疆土从澳大利亚到印度、阿富汗、中东和埃及、非洲一直延伸到北美。因为海外殖民地众多的关系,外国人进入英国本土的机会很多。随着工业化的到来,“羊吃人”的现实逼迫很多农民进入城市,而日益加剧的剥削使得刑事犯罪案件高发。18世纪末,伦敦的犯罪案件达到了一个空前未有的高峰。

因此,英国第一次建立了完善的警察系统——苏格兰场。而且建立了户籍管理制度。事实证明,户籍管理制度,对警察熟悉和了解辖区的人口情况,协助抓捕排查犯罪嫌疑人起了重大的作用。

因此,不久以后,英国人把这种户籍管理制度推广到她在海外的殖民地。

香港建立户籍制度已经有很多年了。各个警察所,警署都有完备的户籍档案。英国人做事认真,将及时更新户籍档案的情况,落实到对警察日常工作的考核之中。因此,警察们对自己辖区的居民情况十分了解。

在战前,日本对美军活动的情报十分了解,正是因为准确的情报,才使得日军对美国的一系列偷袭行动得以成功。

但是,进攻香港是军部的临时决定,因此,对香港的情报工作,主要集中在驻港英军的兵力和火器配置方面,对占领香港以后所做的考虑不多。

香港警察署高级督察高明亮,是香港唯一的华人高级督察,东江纵队就是通过地方上的关系,和高明亮接上了头,当得知东江纵队想了解在港的文化人士情况时,高明亮取出了全套的户籍档案。

抢救在港的文化人士,进步学者和国民党左翼元老的工作马上开展起来。东纵的武工队,派出了所有能调集的人马,进入香港。

这天上午,谭辉来到梅珍的姑妈家,正好梅珍也在。

“我想问你一件事,”谭辉将梅珍拉到一边,“有这样一个情况,港大里有一位国内著名的学者,你知道吗?”

“是谁?”梅珍紧张地问。

“陈寅洛先生。”谭辉说。

梅珍没有搭腔,陈寅洛是东纵撤退名单上的人,这件事她知道,但她不懂为什么谭辉来问。

“今天,港大里出了一件事。几个日本宪兵,开着一辆汽车到教工住宅区来,敲门进去。后来就见宪兵从汽车上往下搬一袋袋大米和面粉,搬进一个小院。但小院里出来个老人,硬是不叫日本人搬。最后,宪兵们只好把卸下来的大米和面粉又装上车走了。我打听了一下。原来是国内著名的学者陈寅洛先生——他可是和梁启超、王国维先生齐名的国学大师啊。”

“嗯,我听说过他。”梅珍说问,“那后来怎么样了?”

“后来,我到教务处打听,原来,很多日本学者的尊重陈老先生,得知日本占领香港以后,香港居民生活普遍困难,就写信给日本军部,要求军部不能给陈老先生添麻烦。日本军部给日军香港司令部下达了命令,要求驻军保护陈老先生的安全,解决生活上的苦难。日本人就给陈老先生送去了大米和面粉,但陈老先生坚决不要。”

梅珍点点头:“不愧是国学大师,有骨气。”

谭辉说:“你们东江纵队,不是有来往于港澳的交通线吗?”

梅珍警惕:“你怎么知道我们有交通线?”

谭辉笑道:“从我认识你以后,你至少来往于港岛和九龙两次了吧?”

“你怎么知道?”梅珍更加警惕。

谭辉说:“我还知道,你出海的地方,应该是在铜锣湾一带。”

梅珍更加惊讶了:“你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