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发生的事,第二天传遍了整个港岛,甚至远在白石龙的东纵交通站都得知了这一消息,香港的各大报纸和日军广播,都刊登了“皇军神勇击毙反日分子”的消息,但没过一天,就自打巴掌,刊登了悬赏100000军票,捉拿“抗日分子谭辉”的消息。香港人大喜过望:原来抗日英雄还活着。
谭辉不仅活着,而且活得好好的。
当天晚上,他进了圣玛利亚医院,躺在空荡荡的太平间里睡了一觉,等到隆隆的炮声给他吵醒了,他才慢悠悠地到医院门口的早茶摊上吃早饭。眼看着一车车尸体从港大校园里拉出来,心里高兴极了。
“你怎么在这里?”
谭辉吓了一跳,转头一看,原来是梅珍和杨大力,才放下心来。
“吃早饭呢!”他笑着说:“过来一起吃点吧。”
“我们正找你呢,今晚上有任务。”梅珍说道:“要是找不到你,我们就打算另找别人了,从昨晚上你走了以后,港大这边,枪声响了一夜,满街都是鬼子,也没办法过来找你。”
谭辉笑笑:“那,咱们走吧。
梅珍坚持找到谭辉是找对了,因为在当晚的偷渡中,谭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那天晚上,交通员带着他们一行100多人,刚刚来到铜锣湾码头附近,打算乘着夜暗上船。没想到鬼子的巡逻队正在码头上调戏一个年轻的女孩,发现他们以后,立即起了疑心。负责警卫的谭辉和杨大力两人立即出手,在几秒钟内用匕首干净利索地将十个鬼子干掉了,没有响枪。鬼子的尸体被运到另一个地方扔进海里,一切都在悄然进行,没有惊动其他鬼子。
梅珍本来已经把五十铃号爆炸的真相告诉了游击队,一夜的枪战震惊了整个港岛,死伤上百名鬼子,而谭辉毫发无损,在抢救途中遇险,没想到谭辉他们两个警卫能一下子干掉整个一个班的鬼子,保证了偷运文化人士的活动照常进行,这些事在武工队和港九大队乃至东江纵队司令部都引起了轰动。一些东纵的队员借机到白石龙,就是想看看这个爆炸鬼子军舰的英雄。
这天,谭辉和杨大力两人刚刚护送一批文化人士到达白石龙,梁世明队长就给他介绍一个上了点年纪的领导:
“谭辉,这是我们纵队大队长周明同志,这是谭辉,杨大力。”
中年人显得沉稳,眼里炯炯有神,打量了一下他们两个。谭辉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在德国学习过军事?”周明问。
“嗯,”谭辉简单地答道。
“鬼子的军舰是你炸的?”
“嗯。”
“一个人和五百多个鬼子打了一夜,打死一百多?““嗯。”
“你学过近身格斗?”
“近身格斗是军人的基本功。”
看到谭辉有些拘谨,梁队长说道:
“周大队长来,是纵队首长的意思。我们想在港九大队成立一个特别分队,专门配合武工队在港九一带的市区活动,用武装斗争的手段消灭敌人,以革命的红色恐怖对付鬼子的白色恐怖。”
周大队长说:“我们对你的战术十分重视,你一个人,就能凭借技术,炸毁鬼子的军舰。两个人,就能消灭鬼子的一个巡逻队。如果我们能组织一个小分队,你来训练的话,投入市区的武装斗争,肯定会给鬼子很大的打击。”
谭辉说:“你说的这种小分队,就是未来各国军事领域发展的方向。在德国,称为特种作战。”
“哦,特种作战!”周大队长和梁队长对视了一眼,梁队长说:
“谭辉,到底什么是特种作战,和我们现在的作战有什么不同。你说说。”
谭辉说:“我也说不好,但特种作战,已经在欧洲战场开始运用了。英国人有个伞兵突击队,代号戈德曼。因为作战凶猛,战术运用得当,经常被派到德国占领区活动。他们一般采用空降到敌后的方法进行渗透,组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三到五人。各自分工不同。一般有突击、支援、掩护和辅助这样三到四个小组。根据任务的性质不同,小组人员固定,但小组的数量会有不同的变化。他们执行的任务有很多。比如爆破敌人的重要目标:桥梁、仓库、电台、机场等。抢救落入敌人后方的飞行员、刺杀敌人首脑人物,收集情报和在敌人内部制造混乱,起到一般军队起不到的作用。”
周大队长若有所思地说:“你说的意思,就好像我们古人讲的那样,四两拨千斤。把有限的力量用来点敌人的死穴,是这个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