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抱歉,正码字呢,命笔睡着了,再睁眼,已经一点多了。
这时颜良也发现了张凡,一抬手,全军立刻停下,他身边的一个裨将自觉排众而出,迎向张凡。
“来者何人?”
裨将行不百步站定,冲着张凡一声高喝,声未落就见张凡身后出现大批人马,刚进入山谷,立刻横刀戒备起来。
颜良同时也做出反应,他大喝一声:“全军戒备”,夹马上前两步,横刀立马,挡于全军最前方。当然,他不是想一个人阻挡冲来的军队,而是在表明一种态度,一种自信不退缩的态度。
他如此作为,虽未明言什么鼓舞士气的话,但是却让其身后全军士兵为之一振,纷纷握紧大戟直指前方,眼中的战意是如此坚决。
「三略?上略」曰:“以身先人,故其兵为天下雄。”将帅能身先士卒,他的军队就能称雄天下。
张凡无丝毫停顿,飞马奔向裨将,面上依然平静,心中却焦急万分,如同上次渡江一般,全力开放思路,顿时思如涌泉,翻腾不止。
‘怎么办?必须赶快想个办法,不然一切就都完了,该死的颜良,偏偏在我冲入山谷时出现,这不是把人往绝路上bi吗?要不是怕吸引仇恨,真想一个五雷轰顶劈死丫的,此刻如果有个猎人的隐身技能就好了,偷偷溜过去。算了吧!前面堵得跟腊肠一样,隐身也挤不过去,还是回城卷轴最给力,咻一声到家,即安全又快捷,法师也......’。
他的脑子很不靠谱的想歪了,想起后世打网游的经历,每次当他思考问题时,只要火力全开,思维就会变得非常快,但是,也会变得难以驾驭。如果在安静的环境中还好些,只要外界声音嘈杂,他的思绪就会失控。
所以非到关键时刻,他绝不会在战场上飙思维,可见,张凡真是到绝路上了。
裨将见来人没有回应,速度不减的向自己冲来,脸上表情严肃起来,再喝一声:“来者止步”。
速度还是不减。
裨将大怒,双手都握在大刀上,微微挪动,调整到自己感觉最舒服的手感时,紧紧握定,双眼眼睛死死的锁定张凡,杀机乍现,随时准备将来人斩于马下。
张凡即将迈向鬼门关,却浑然不知。他不自知,不代表他身后的曹豹没发现裨将的用心,曹豹策马狂奔这么许久,为的不就是生擒张凡吗?岂能让张凡轻易挂了,来不及多想,从坐骑身侧取下弓箭,拉弓便射,箭矢直取裨将胸膛。
裨将满眼都是张凡,忽闻箭鸣声,根本没有来得及做出反应便中箭倒地,气绝身亡。
先前曹豹也想过给张凡的坐骑一箭,但是顾忌到张凡娇小的身板,最后放弃了,他怕张凡如果摔落马下一命呜呼,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决定再等等,如果真追不上,在张凡即将与黄巾军汇合的最后关头,再撂倒他。
颜良眼见裨将身死,一下子火了,怒喝一声:“大胆狗贼,竟敢暗箭伤我将士,纳命来。”,扬起大刀拍马奔出,脱弦之箭怕也不见得有他快。
张凡危机已解,曹豹便恢复冷静,忽闻对面颜良怒喝声,暗道不好,忙驻马问道:“敢问可是渤海颜将军当面?”
赵昱书信中告诉过他,颜良要来徐州助战,算算时间也差不多这个时候到来,再观对面旗帜,心想必是颜良不错。
历史上,曹袁两家官渡之战时,沮授曾劝谏袁绍:“良性促狭,虽骁勇不可独任”,意思就是说颜良气量狭小,虽然骁勇但是不可独自统军。袁绍不听,最终颜良落得兵败惨死关羽刀下的下场,还让袁绍失去干翻曹cao的机会。
颜良怎么可能吃了亏却不找回场子,他对于曹豹的问话充耳不闻,继续策马冲去。
此时张凡已经奔到颜良身前,对于张凡这种体格娇小一看就是战斗力不超过5的渣滓,颜良完全不放在眼里,杀鸡焉用宰牛刀?不过当其看到张凡坐下的小哈时,眼睛一亮,暗道:‘此人有些身份’,于是,没有下狠手,很随意的用刀面一拍,就将张凡扇下马去。
“拿下”。
他头也未回,低喝一声,袁军立刻奔出几个骑兵将张凡擒住。
张凡被狠狠的一摔,清醒过来,还没弄明白什么情况,就被几个骑兵围在中央。他摸一下疼痛的脑门,再将手放到眼前一看,是血,想起一米六左右高的小哈,暗自庆幸:‘这次要谢谢系统了,血光之灾也未必都是坏事’。
如果不是血光之灾的不致残,张凡指不定被摔成什么样呢。他很顺从的跟随袁军士兵进入袁军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