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铁皮碗,碗里是煮的半生不熟的獐子肉,没有什么佐料,只有一点粗盐,老远就能闻到扑鼻的腥膻的味道。赵尚勇将这碗肉递到一个伤员的面前,笑着劝道:“今天是年三十,马上就除夕了,来,吃碗野味吧。”
那伤员艰难的挪到篝火旁,接过那碗肉,当时就有点反胃,但看看四周兄弟们殷切的期望,低下头,夹起一块,塞到嘴里,也没咀嚼几口就一伸脖子艰难的咽下。
“这就对了。”赵尚勇笑着拍拍他的肩膀赞赏道:“有伤在身,就要多吃多喝,这样才恢复的快,才能继续战斗打鬼子,替父老乡亲报仇,替我们牺牲的兄弟报仇。”
扶着那伤员再喝了几口热汤,然后用勺子在篝火上吊着的铁锅里,搅合了几下,伸手一一将大家的铁皮碗盛满,最后拿起自己面前的军用水壶,水壶里是为伤员御寒准备的烧刀子,破例的让每人喝了一口,然后冲着大家道:“今天是年三十,旧的一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马上来临,我祝愿大家在战斗里,新年快乐。”
“队长,新年快乐。”十五个兄弟一起举起手中的碗,充满真诚的互相祝福。
这时候,一个年轻的战士将一块难以下咽的肉艰难的咽下,却乐观的对赵尚勇道:“跟着队长抗日打鬼子就是享福,这过年了,不但有酒,还有肉吃,这可比我当初在家的时候强多啦,当初在家,能吃上一顿窝头就美的不行,那还得可着弟弟妹妹先吃,看看现在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滋润啊。”
赵发根当时也难得笑着道:“是啊,我们的日子是越过越好,有酒有肉,可惜,要是再有一串鞭炮,那就齐活了。”
对于队员们的乐观豁达,赵尚勇感觉到无限的欣慰。
这乐观主要来自自己带着他们取得的连续胜利。对于一支部队,保持昂扬的斗志,乐观的心态最主要的方法,便是胜利,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唉,我说队长,你学问大,你说,小鬼子过年不?”一个小战士抱着饭碗,凑到赵尚勇跟前,笑嘻嘻的好奇问道。
赵尚勇放下碗,将双手伸向篝火,烤着手道:“小鬼子当初也过年,和咱们过一样的节日,什么元宵八月十五,一样不拉。”
“是吗?他们怎么也过我们的年节啊?”所有的都有点新奇的问道。
“原先的小鬼子,自从汉朝以来,一直追着我们认宗主国,他们心甘情愿的当我们的跟班,在汉朝的时候,还派来使臣死乞白赖的要求我们的汉朝皇帝封他们做汉朝的王呢。”
“是吗?有这事?”大家一听,立刻来了兴致,就连伤员都撑起身子,要长长见识,听听新鲜。
“当然有啦。”赵尚勇坚定的回答。“想当年,小日本还没有一个像样的国家,他们羡慕我们的文化,羡慕我们的生活,羡慕我们的饮食衣着,现在他们女人穿的衣服就是汉朝的样式,几千年没改,他们男人穿的衣服就是唐朝的式样,他们也几千年不会改,就连东京这个名字,都是抄袭我们唐朝的长安的,然后还厚颜无耻的到处显呗,总之,他们什么都羡慕我们的,于是,就派遣大使来我们这里请求纳贡称臣,请求我们的皇帝封他们一个国号。
我们的皇帝看到他们一个个都没三块豆腐高,全是三寸丁,就以他们人矮,于是就赐“倭国“两字。被封了王,那倭国王就又得寸进尺的求汉皇赐封,汉朝的光武帝,也就说评书里说的那个刘秀,拗不过他的没脸没皮,就又赐他为“倭奴王“。当时,小日本得到封号,因此举国大庆。并隆重的接受“汉倭奴国王印“,那可纯金的家伙啊。”
“真的假的啊。”一个老兵有点不信的小声问道,但是立刻招来全体兄弟的白眼。
“当然是真的,就在1784年,在日本北九州地区博多湾志贺岛,出土一枚刻有“汉倭奴国王“五个字的金印。现在,他们就宝贝似的收藏在福冈博物馆,当祖宗似的供着呢。“赵尚勇自豪的说道。
“哈哈哈。感情,小日本当初就是咱们一孙子。”
“可比,他小日本当然是咱们的孙子啊。”一个老兵来了兴趣,显呗起自己的知识道:“想当年,秦始皇派徐福带三千童男,三千童女东渡求长生不老药,结果一去不回,就在现在的日本安家,这些小日本其实都是那些童男童女的后代,这是历史,知道不?”
“原来是这样啊。”大家便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因此和我们一样,小日本也过农历年,但是,后来这帮家伙数典忘祖,为了不承认自己的老祖宗,不但侵略我们,还将年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