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三十六年——关于一九○三年的朝鲜半岛局势作证时认为,当时韩国被纳入俄罗斯,在国民之间是众所周知的。日记中还记载了对韩国的埃尔温·贝尔兹评价。
"朝鲜人本身就是善良的国民,但是被软弱无力的宫廷和完全像小偷一样的官吏所支配,处于半灭亡状态。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健康的政府。"除此之外,包括"意志薄弱、华丽的韩帝国主义"在内,埃尔温·贝尔兹还指向了大韩帝国政府。
另外,俄日战争结束后的明治三十八年十一月十五日,伊藤博文面见了韩国皇帝高宗。当时,对日本人在韩国境内的行为表示不满的皇帝提出了如下抗议。
"明治十八年的《天津条约》、二十八年的《马关条约》,都是证明我国独立的,一方面是由于日本的力量,另一方面,你今天的谈判力量也很大。"这样说的高宗,想把明治二十九年避难到俄罗斯公使馆的决心正当化。伊藤对此表示不快,反驳道:
伊藤强烈主张从明治十八年开始保持韩国的独立,与威胁独立的清国对立,利用明治二十七年的东学党之乱,以甲午战争击败了企图将韩国置于统治之下的清国。
此后,作为威胁韩国独立的存在,俄罗斯崛起,为了阻止俄罗斯吞并韩国,日本不惜牺牲臣民的生命和国家财富,强调了俄罗斯的威胁。
不过,伊藤承认了韩国皇帝所说的韩国国民的痛苦,但他表示: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特别是,他对韩国的外交权给予了严厉的评价。
"有关领土的国际关系等错综复杂的事端,再造成东方之祸,这是我国无法忍受的。"因此,为了防止曾经成为中日、清、日战争的原因之一的韩国、国家、外交、交通、失败、失败等,决定剥夺其外交权。但是作为独立国家尊重并反对韩国强制合并的伊藤博文后来被恐怖分子安重根暗杀。
伊藤之死,阻止日韩合併成立的势力十分脆弱,开启了长达三十六年的朝鲜日治时期。在其统治下,韩国发达了文明,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但直到今天,在一百年的时间里,"谄媚"了大日本帝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苏联、美利坚合众国等大国,并以大国为背景采取了傲慢的态度"——埃尔温·贝尔兹指出的缺点没有改变。
对当时的日本来说,期待朝鲜半岛——大韩帝国独力抵御从大陆方面涌来的侵略国家,最终在日本发挥防波堤的作用。
他还说:我们认为,对抗南下俄罗斯帝国的南下政策,但是,当时政府的这种意识很薄弱。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韩国——在这种情况下是大韩民国,他们认为日本是未能实现朝鲜近代化的原因。但是,面对统治全满洲、逼近韩半岛的俄罗斯的威胁,他们没有反抗,反而把俄罗斯势力带到自己的领域,进一步加剧了远东局势的恶化。
因此,当时韩国并没有实现朝鲜人的近代化,只是把以大国为背景,寄托其恩惠的历代中国王朝印刻下来的悲哀的一面用在了不好的方面。
在远东局势紧张的同时,日本内政也出现了财政问题。为了应对俄罗斯从三国干涉还辽开始的威胁,为了加强国防,俄罗斯推行了增税,并通过了增税法案。但是该法案并没有顺利通过,而是在议会内部发生了激烈的争议。
就在这时候,明治三十四年的初夏,发生了震撼帝都的事件。
欧洲的风之街灯早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有了,但是要设备到帝都全域还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到了夜间,在没有设置路灯的地区,人们不得不像江户时代一样被黑暗笼罩,依靠月光和灯笼行走。
在这样的地方犯罪很容易发生。因此,为了治安秩序,有警察在这周围巡逻。这是一个四五人左右的团体,每个人都佩带着佩剑刀。
明治时期的警察最初根据废刀令装备警棍,到了明治十五年,带剑被认可,从警棍改为佩剑。但是等外的巡警只在刀尖附上了刀刃——专门用于刺刺的长刀,与日本佩剑相比,刀刃并不锋利。相反,干部们被允许携带佩剑形式的日本刀。
"你知道吗?最近听说有警察和军人被杀。""哦,你是说这个?"警察在没有铺好的地面上走着,谈论着最近发生的令人不安的事件。
"好像主要是来自萨摩或长门国的人被杀。""吵死人了!你不要说悄悄话吗!"走在最前面的警察是萨摩人,因此这不是别人的事情。即使不是这样,他严肃的面貌更加严峻,他的右手始终紧握着刀柄,仿佛随时都可以拔刀。事实上,这次巡逻就是在这样的事件发生之后,才形成了严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