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对马海峡海战的戏剧性胜利成为决定性因素,不到一周,美国总统罗斯福就建议两国和平共处。也就是说,金子坚太郎的游说活动取得了成果,日本成功地带到了俄罗斯进行和谈。
然后,为了纪念对马海峡海战的胜利,把五月二十七日定为海军纪念日日,一直持续到战败的一九四五年。
对马海峡海战的胜利对于受到西方列强支配的亚洲国家来说,是一颗闪耀的希望之星。亚洲战胜欧洲意味着有色人种战胜了白色人种。这也是鼓舞亚洲民族、改变白人至上世界潮流的转折点。
随着对希望和自由的觉醒,被压迫的有色人种做好了战斗的觉悟,独立运动开始活跃起来。不久之后,从这个时代开始的一百年间掀起了独立和革命的风暴,包括对马海峡海战战争在内的俄日战争无疑是给白人规定的世界体系带来裂痕的一击。
明治三十八年六月,在满洲一带,在奉天会战一带,在海上一带,在对马海峡海战一带,日本帝国军队战胜了俄军。特别是,俄罗斯对马海峡海战波罗的海舰队的毁灭给了俄罗斯沉痛的一击,而且在世界海战史上也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金子坚太郎在纽约获得了对马海峡海战的光荣胜利,他写信给罗斯福总统,说这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开战胜利"。罗斯福总统称赞对马海峡海战如下:
"他的特拉福瓦尔加的战胜,或者西班牙的'无敌舰队'的击破,也远不及普通的大胜。"与此相反,俄罗斯因对马海峡海战战争导致的波罗的海舰队毁灭成为一个打击,所以比起继续战争,更应该采取讲和手段的风气开始蔓延。再加上反对独裁的劳动者的罢工、农民的起义、军队的叛乱,战争很难继续下去。
英国、德国、法国以及其他国家认为,继续战争毫无意义,并敦促俄罗斯参加和平会议。
相反,日本国民却因为连战连胜而兴奋不已。还有一些媒体勇敢地报道说:哈尔滨市,进军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多摩地域的主要报纸认为通过讲和实现和平是很困难的,主张继续战争而得意洋洋的国民正在支持这一主张。
但是,华丽的连战连胜所讲述的内容却与实际的战场相去甚远。对俄开战以来,在短短一年半的战斗中动员的兵力超过一百万人,其中战死的有五万五千多人,受伤的有十四万四千多人。军队和海军的军费加起来,大约花费了二十亿日元。
无论是在战斗力上,还是在财政上,日本都已经超过了界限点,很难再进行战斗。此外,俄罗斯海军几乎被摧毁,但俄罗斯陆军仍然健在。但是没有消灭俄罗斯陆军所需的战斗力和国力。
如果谈判失败,以现在的二十五个师来说,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
满洲军总参谋长儿玉源太郎上将于八月初将此信送交大本营。也就是说,他委婉地要求满洲军队不可能继续进行战争,讲和必须成功。他们还一致认为,在武器弹药筹措的战争费用和国力都已耗尽的情况下,增设6个师是不可能的。
正因为有这样的背景,明治三十八年六月九日,日俄两国发表了响应美国讲和劝告的意向。虽然把会议地点定在华盛顿,决定在8月召开,但是因为避开酷暑,最终改为了朴次茅斯。
但是,对日本来说,要在讲和会议上取得足以抵消二十亿国家经费和众多的外交战伤的巨大损耗的成果。
舆论根据俄罗斯甲午战争割让领土和获得补偿金的先例,在俄日战争中也以强硬的主张提出了割地补偿金。应对这样好战的国民能够接受的课题,通过外交协商结束战争。
因此,谁拥有承担日本命运和命运的全部权力,问题就更大了。
在全权委员人选问题上,最初参加甲午战争签署马关条约的伊藤博文和外务大臣小村寿太郎两人出现了问题。伊藤博文在开战前就提倡与俄罗斯和解,因此很有可能因为过于重视和平而无法达成民众要求的和平条约。
"伊藤不能离开我的左右。没错。在这场俄日战役中,我们把伊藤置于左右,商量所有事情,出国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样的传闻而被排除在外。最终决定由小村寿太郎和高平小五郎等两人担任全权委员。他们肩负着全身心接受舆论这一不为人知的集团欲望的任务。
另一方面,俄罗斯全权委员的人选变得复杂起来,最初提名内里多夫和罗森两人为全权委员。但是以内里多夫的健康状况不佳为由,他被穆拉维耶夫替换下场,但最终还是被谢尔盖·维特替换下场。
就这样,明治三十八年七月八日。为与俄罗斯全权进行和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