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锦年跟许七年跟往常一样,来到骊山书院上课。
刚走到书院门口,就看着书院的学生都站在外面。
当然站在外面的还有骊山书院的一些夫子。
“许锦年,你们来了?”
许锦年他们来到书院后,几位以前跟许锦年熟悉的世家子弟朝着他们打起了招呼。
“怎么回事?为什么大家不进去?”
“新来的院长提出了一个要求,大家准备抗议。”
“什么要求?”
“骊山书院现在的学生,学费提高十倍,所有的夫子,俸禄减少九成。”
“那省下来的钱呢?”
“用来建立更多的骊山书院,而且以后骊山书院不仅仅教授儒学,还要开设怎样种粮食,怎样养殖鸡鸭,甚至还有怎样制造武器跟火药的课程。”
听完这位同窗的诉说,许锦年开口说道,“这不是挺好的吗?”
“可是书院的夫子觉得有辱斯文,而且他们认为书院是读书的地方,而不是用来教授种粮食的地方。”
“怪不得那位院长没有出现,作为骊山书院的夫子,都认知都这样浅薄,对一些事情存在偏见。这样的夫子怎么会教授出好人才来。”许锦年开口道。
因为他们两个人对话声音有些大,周围的人甚至还有一些夫子都听到了。
“你就是许锦年?”就在这时,一位老者开口问道。
这位老者是书院的唐夫子,已经有六十多岁,许锦年听过他讲的课,很枯燥,而且听了容易入睡。
许锦年点了点头。
“你认可那位新院长的做法?”唐夫子直接开口问道。
“认可。”
“放屁!”听到这句话后,那位唐夫子大声呵斥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是神圣的地方,怎么可能跟种粮食这样的事情有牵扯。”
“敢问夫子,我们读书是为了什么?”
“为了忠君报国,高宗耀祖。”唐夫子开口说道。
“这是胡说八道。”许锦年看着唐夫子说道,“我一个不读书的纨绔都知道读书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字,而不是所谓的自己光宗耀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