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了。”
“是啊,朝廷那么多官儿,他们就愿意把这钱让出来。”
“若要发,众人头上挂!我看啊,这个也就是说说”
“谁说不是,也别说八个月军饷,能给我拿到四个月的,再打个五折,我就回家给咱天子供牌位去!”
原来大明军饷从不实发,银子从户部官仓到基层小兵手中,会经过无数步骤,而每到步骤都会剥一层皮。
漂没、火耗是例行,给大佬的冰敬炭敬也免不得,这些文官,本事不大,吃心却不小,三转两弄,到了武将手里军饷已经去了四停,这还是没有刻意刁难的结果。
而武将也得自己留点吧,并且武将麾下最能打的是亲兵,这些亲兵不但军饷高吃得也好,白面牛肉管够,这才能练出武义来。
一个亲兵的耗费,足以养十个普通士兵还不止。
所以大明军兵的日子苦不堪言。
当然和军户比起来,这些募兵却又算人上人。
军户是祖传行业,朝廷分给田地,平时耕种,享有免纳税纳粮的特权,而到了战时就立刻成为士兵,听起来是不错。
太祖皇帝甚至自诩,不费国库一文,而藏兵百万于民。
可实际上,二百年的朝廷,已经腐败到了极点,军户卫所还有存留的土地,都是山地河滩,无法耕种的。
那么原本分给他们的良田呢?
这就要说到万历天子了。
他是大明第一摆烂王,为了对抗文官集团,非但不上朝,到后期甚至不补缺,最严重的时候,六部只有两个尚书,四个侍郎,日常工作全靠一群郎官,地方上也是如此。
满员一百多万的科道官,最少时连二十个都不到。
没官,没检察,于是地方地主势力就能和卫所军官勾结起来,以次换好等各种办法,来侵吞国有资产。
而且卫所军官更是把军户当成自己属下牛马,不要钱的奴隶。
所以到了崇祯时期,卫所军户制度已经彻底破产,除了某些倒霉蛋外,大部分士兵都是花钱募集来的。
顺便说一下,军兵两个字在大明是有区别的。
前者不用朝廷花钱,后者是要支付军饷的。
在给募兵发钱的同时,正常的将领也给军户们点小恩小惠,以避免他们逃亡过甚。
发实饷在大明可以说是前所未有。
哪怕是当年入戚继光,戚少保也做不到这点,因为他得去讨好张居正不是。
如果说一次性发八个月,是让军卒们欣喜若狂。
发实饷则让他们觉得不真实。
以至于从鲁智深的角度看过去,几乎所有人都子啊用力的掏耳朵,仿佛如此就能“辟谣”。
成德也真会办事,他立刻道:“没听有错,就是实饷。”
军兵们还来不及欢呼。
就听到一声怒喝:“胡说!本官倒要看看谁敢改这规矩!”
说着一个文官大踏步的闯了进来。
“你是何人”成德明知故问
“本官光时亨,兵科给事中,现在负责监军平则门。”来人正是被崇祯帝发配出去光时亨。
光时亨自认倒霉。
他也知道,天子已经变了,所以这会儿倒也绝了继续在朝廷上厮混的想法。
反正李闯大军就在外面,张献忠也闹得很不像话。
这大明还有几天好活,谁都不晓得。
与其到朝堂上去打嘴炮,不如借着这个机会好好弄点银子。
作为兵科给事中,他对于兵法全然不知,虽然上弹章时经常能有“能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的言论。
但这都是从《孙子兵法》上抄来的,看起来正确无比,实际上屁用没有。
如何练兵,如何安营,如何统筹后勤等专业技能他一概不知,却不妨碍他对武将指手画脚。
若是想要光大人闭嘴,倒也简单。
银子送过去便是。
当然,现在么,光时亨亲临一线督战。
那真是为国为君操劳过度,肯定不能白忙啊。
再说以前银子是送到府上的,虽然省力,但给多少,可是由别人来定。
今天,他作为监军可是有权亲自定夺分赃数目的。
并且,他可以拿大头,因为这银子肯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