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祝菁正背着手看着一棵树,不知道在想什么,他脚步下意识就放轻了。
祝菁脸上没有笑容,只是沉思,身周的气势就沉凝不少。
陈银两认识了祝菁有一段时间了,总感觉祝菁神秘。
他第一次见祝菁的模样和祝菁此时的模样,完全不同,然而祝菁解释却说,两张脸都不是她真正的长相。
祝菁的性格也不太认真,踏出家门更是一副天真无辜的模样,但在陈银两心里她又是个很厉害的人,这样的矛盾更让他看不透祝菁。
“来了,你哥呢?”祝菁看到他,笑容回到脸上,往正厅走去。
“一大早就出了门,你让他去做什么了?”
“这样啊。”祝菁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笑眯眯地掏出一本书:“让我来抽查一下你最近单词背得如何了。”
陈银两整个儿都不好了。
所幸没听写几个单词陈金三就来了,身后还跟着一个中年男人,正是张顷。
“都看好了?”祝菁抬头看去。
陈金三颔首。
“我瞧陈大人慧眼识珠,挑出来的都是踏实可靠之人。”张顷笑眯眯地恭维,脸上的褶子在看见祝菁后更深不少。
“你们做事我放心。”祝菁点点头:“这些人只是初挑,之后还是要考核的。”
她让陈金三和张顷两人一同去慈幼院之类的地方找人,扩充密阁人手。
不过也不能操之过急。
“祝姑娘谨慎,密阁必将越走越远。”
祝菁没把张顷的吹捧放在心里,毕竟此时“秘密之争”才刚刚开始,局势并不明朗——尽管她对自己很有信心。
“张大人请喝茶,在我这儿就不用客气了。”
张顷没有再贫道贫道地自称的时候看起来认真许多,祝菁的态度便也严肃,她把书塞进陈金三手里,伸手作请:“池生,给张大人看茶。”
陈银两没见过张顷,有些好奇地盯着他。
张顷目光落到他身上,也没觉得冒犯:“这就是陈大人的弟弟小陈大人吧?今日一见,果然丰神俊秀,必是前途无量之人啊。”
这句话之间没什么没什么逻辑,陈银两却被夸了个大红脸。
祝菁瞥他一眼,给面子的没有泼他冷水。
“陛下让青山侯建秘阁的事情,张大人知道了吗?”
说到这个,张顷正色不少:“据我所知,那日聚英殿中的人,有不少都被青山侯拉拢了。”
“果真?”祝菁的话里听不出情绪。
“青山侯圣眷在身,在世家之中颇有地位,他的拉拢,少有人不给面子。”张顷解释。
这个祝菁明白,她比较在意另一个问题:“那日聚英殿里都有些什么人,还有明小公子那样的……也被拉拢了?”
张顷摇头:“明小公子与云麾将军交好人尽皆知,青山侯不会不注意,但一些身份合适的世家子弟……”
“那日聚英殿中的人大多出自军中,一部分像明小公子那样因为兴趣而研究的世家子弟,当然还有一些在二者之外,只是都有了名声,比如祝姑娘。”
祝菁轻哼一声:“就不要奉承我了,我心里清楚。”
她能有多大名声,不过是靠着蔺寻昭推荐罢了。
“总之那日能出现在聚英殿都是有真材实料的,只可惜都及不上祝姑娘。”张顷叠手一拜,表示敬仰,然后收回:“只是祝姑娘毕竟是一人,青山侯有势亦有人……”
祝菁抬手压下她想说的话,看向陈金三和陈银两,含笑道:“张大人以为我当日在陛下面前保住他们留在密阁是因为什么?”
张顷一愣。
“张顷大人可知,那日聚英殿里的人,可有人精通算学?”
张顷不懂话题怎么忽然跳到了这里,他皱起了眉头:“算学……未曾听说过。”
“那他们就不是我需要的人。”祝菁看着正在听写的兄弟两,唇角轻勾:“加密解密之法成千上万,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并不是技术差距问题。”
他们人多势众,她却有着时间的优势。
“现在的问题是:秘阁的存在到现在为止,陛下都没有告诉我。”祝菁提醒道:“我们的密阁是活在阳光之下的,但显然秘阁不是。”
也就是说,秘阁一开始就进入了到了赛道,背后也许有皇帝支持,就算皇帝不支持,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