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家的绣店铺重新开张。
与此同时,与绣店一街之隔的一间暧锅店同时开张,取名“凤凰酒馆”。
展昕那边卖布和绣品的店,也取名为“凤凰越绣”。
凤凰酒馆早上卖粽子和粥,午餐和晚餐做暖锅生意。
展珩发觉,整个岭城,都没有暖锅店。
风雪交加,寒冷刺骨的日子,没有吃到你浑身冒汗的暖锅,多没意思。
至锅供馔,会抅出食客的馋虫。
粽子全天都在售卖,没银两吃得上暖锅的人,也可花一点小钱,买一条热乎乎的粽子吃。
粽子的材料多种多样,吃上一条,三个时辰不饿。
新张期间,消费一两银以上,每人送一杯热乎乎的甘蔗汁。
逛街的人们,被凛冽的北风吹到鼻孔、口腔干燥难耐,喝上一杯热热的润肺的甘蔗汁,那才真正叫甜润心田,舒服畅快。
喝过甘蔗汁的客人们,很是好奇,这甘蔗汁,到底是怎么弄出来的?
问小厮,小厮挠头,道:
“我也不是很清楚的,我家公子好像说,是用机器磨出来的。”
于是,人们会想:机器磨出来的?什么是机器?用什么做的机器?
问到小厮也无从回答了。
问到最后,干脆问,有没有甘蔗榨汁机售卖?
晌午时分,座无虚席。
每张食案上都有一个风炉,碳火正旺,暖意融融。
店里热气腾腾的氛围,让行走在寒冷大街上的人,都想挤进来,暖暖身。
可是,人太多,已经没有座位了。
“客官可以预订。”店内的小厮笑容满面,殷勤地招呼着进店的每一个食客。
很快,本子上便出现了一溜预留位置的人名。
到了晚上,本子上的人名写满了几页纸,最后订的,要到五天后才有位置。
夜晚,那些去构栏听完曲回来之人,想进店畅快一番,却是没了座位了。
吃饱喝足离开之人,一脸的满足。
酒肉穿肠过,饱暖身上留啊。
展昕的几个师院的书友,也来了。
展珩留了一间雅间给他们。
食案上,摆放了两个风炉,风炉上是沙锅,锅底由客人随意选。
有选鸡和猪骨熬成的汤,有选用虾蟹熬出来的汤汁,也有选清汤和粥底的。
张平和谢远选了鸽子猪骨作汤底,同烫一锅,欧荣和罗建中喜欢海鲜汁底,两人同烫一锅。
嫩肥牛片、薄薄的羊肉片、鸡、各种海鲜,青菜,摆满了桌。
“材料品质一流!”烫了一轮下来,罗建中竖起了大拇指。
平日最讲究吃的他,决定,以后,这里便是他的食堂了。
张平挟起了烫到刚刚熟的鲜鱿鱼片,放进嘴里,又鲜又爽的感觉,撞击着口腔的味蕾。
立即,产生了身在凡尘胜神仙的快感。
“现在,允许二桅出海,很多水上人因此受益,能借到钱银的,都买船出海打渔了,没钱银买船的,也会合伙租船。”周平道。
欧荣看着满桌的海鲜,不知先吃哪一样。
先吃最鲜美的吧。
他把几只虾和一只蟹放在汤中,很快,虾蟹变成了红红的颜色,引人垂涎。
“若然不是可以出海打渔,海鲜哪里寻得着。便是有,也贵到吃不起。”他一边用手剥掉红彤彤的虾壳,露出了白嫩的虾肉。
一张嘴,丢进口里一咬,一涌而进的、超级鲜甜的感觉,实在是无敌的美味,顶级的爽脆鲜甜!
“现在,穗河边的粥艇似没那么多了,可能是出海捕渔去了。”
谢远说道,他也是手口不停。
他最喜欢烫那些像乒乓球一样,掷在地上能蹦上天花的肉丸,还有那晶莹得,可见到里面包着虾仁的蒸果饺子。
“站立艇头的花艇姑娘也少见了,反而,岸上的青楼比之前多了些。”
谢远道。
青楼凤阁多了,是人们看到艇姑少了,青楼少了竞争对手,找女子喝茶的价格水涨船高,引得人们往这边挤。
“展家兄妹接受了朝庭的重赏,拿了这些银子,去开了一间私塾学校,专门接收交不上学费的穷家优秀子女,真真的件件皆是义举!”
罗建中赞叹,他吃到脑门冒汗。
“听说还包吃包住。”欧荣也是衷心的赞许,继续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