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虐的中国文化市场,宋慕雯就觉得挺难受的,为什么中国人常说五千年的文明,可是青少年却更喜欢国外的文化?还是在守着金山不知道怎么用啊。日本动漫中又有多少是取材于中国,又有多少是取材于他们自己的历史呢?如果要深挖,那些神话传说,那些古代名人,都是很好的素材。
宋慕雯拍拍脑袋,自己是不是忧国忧民太厉害了?
在夏初之时,家里的三个孩子过生日的前后,余二猛终于升为上校军衔,这升迁的事情也算是尘埃落定了,宋慕雯不免也松了口气,以后做事情不用再思前想后,深怕触犯了部队的什么纪律,从而影响了余二猛升迁的事情了。
而胡博宇也传来好消息,说是设备已经运到,他花重金请来的专家已经看过了,说确实是很好的设备,这个钱花的值。
宋慕雯又一次感受到了土豪的魄力,胡博宇投了不少的钱进去买设备,没想到人家一点都不担心的样子,胡博宇这砸钱的节奏,一点都不比尚老板差。
活在土豪堆里,宋慕雯觉得压力好大。
终于等到矿上要开工了,胡博宇的意思是,宋慕雯虽然算是一个小股东,但是毕竟是个女人,还是不要去矿上了,如果想过去,要提前打招呼,矿上好安排。宋慕雯答应了。
一件事还没有收尾,又来了另一个事情了,原来是尚老板想扩大电视机厂的生产业务,变为家电生产了,比如收音机、手电筒、电冰箱之类的。
宋慕雯是不赞同生产收音机的,因为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电视机就会完全打败收音机,成为受众最多的媒体,虽然后来电视机又被网罗打败,可是事实证明,收音机生存的空间比电视机小多了。
只是这样一来,又要投入不少钱进去了,尚老板真的要做么?
尚老板淡定得很,靠着服装厂收了一些款子,又跟银行贷了款,就又开始做他的家电了。
尽管尚老板将电视机厂的厂址选的偏僻,可是以深圳的发展那火箭一样的速度,地价长得很快,所以尚老板的租金也在涨,幸好中心地带那栋大楼的租金也在涨。
此时,尚老板和德国佬谈好的汽车生产线已经慢慢运入国内了,宋老板也安排了人去安装设备,只等着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就开工生产了。
别人看尚老板是坐拥多少资产的富翁,只有宋慕雯等人知道,尚老板现在是负债多少的“负翁”,尚老板这样子已经算是最早的一代负翁了,宋慕雯挺佩服尚老板的,因为人家不仅有脑筋,而且有胆量,这样的人不成功真是天理难容。尽管宋慕雯是重活一次的人,可是宋慕雯自认为就算是知道历史的走向,也没有尚老板那么大胆的时候,借那么多钱,再有把握,也会担心自己会变得一无所有。
对这样的人,宋慕雯很钦佩,若是不能历经险境,自然也不能获得财富。
第238章赚大钱
说起来,其实汽车行业在这个时代并不好生存,因为国家计委掌握了全国汽车的生产量,基本上没有私人可以生产汽车,尚老板不一定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但是也鲜少有人敢像他这样尝试。
在那个时代,有不少自己坐小轿车的人堂而皇之地说坐小轿车是资本主义,不准私人或者私营企业生产轿车,有人告到了邓爷爷那里,邓爷爷的批语是,可是合资,但是有些保守派死活想要堵死这条路,又搬出了道路不够使用,石油不够使用之类的言论,在尚老板看来,这些都是空扯淡的话,最主要的还是牵涉到了那些人的利益罢了。
老百姓们生活水平普遍不高是不假,可是也不是没有买得起轿车的人,但是买轿车过程是十分繁琐的,私人不准买轿车,要挂靠在单位上,连车牌号也是要挂靠在单位上的,这个时候国企的好处又体现出来了。另外,车牌照的管理也是十分混乱的,有的人轿车拿了摩托车的车牌,有的摩托车拿了自行车的车牌,总之管理并不十分清楚。
对于这样的事情,尚老板也没有一怒之下告到邓爷爷那里,人家早就铺好了路,到时候购买权力和挂靠单位以及牌照的事情尚老板都可以想办法帮人解决,这些事情在背景雄厚的尚老板看来,都是小事儿,反正总有一天那些尸位素餐的老不死的都会死掉的,到时候还不是年轻人的天下?
这年头摩托车确实也是十分流行的交通工具之一,骑着摩托车出去,不亚于后世开了一台兰博基尼、卡宴之类的名车出去,会收获很多羡慕惊叹的,坐小轿车就更别说了,在老百姓眼里,那都是国家领导人才坐得起的,大家能够买一辆摩托车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