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边事
“哈哈,是啊,回来的时候,顺手料理了个小蟊贼。”白小乐不无得意地道,先前在外面还知道注意形象,此刻在杨九公这种非江湖人士眼前,却嘚瑟了起来。
杨九公见状,哪还能惯着他,当即冷哼一声,开口问道:
“哼,叫你看的书,你看了多少了?”
一击致命!白小乐闻言,灰溜溜地道:
“额...我这就回去看。”
“慢着,刚看你回来的时候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可是遇到了什么事?”
“想不到先生伱刚刚背对着我都能看到我的表情,莫非先生你长了...”
“嗯?”
“啊,不是,是我两个朋友遇到了点麻烦。”
“哦?”
“是这样的...”
当下,白小乐将自己与李翠微姐妹查到的情况以及白莲教的事情一股脑都告诉了杨九公,白小乐倒也没指望能从他这里得到什么帮助,只是白小乐心中郁闷,眼下在这京城,连个熟悉的人都没有,这杨九公虽然看着古板,但自有一股文人风骨,因此被白小乐当成了倾诉对象。
“你这两个朋友,倒真有一股子巾帼英雄的气概”,杨九公听完不住赞叹道,接着又道:
“不像你!”说着,还鄙视地看了白小乐一眼。
白小乐:“......”
“可曾查到白莲教之人的踪迹?”杨九公又问道。
“没有。”
杨九公闻言,叹了口气,低声嘀咕道:
“这帮子妖人又出来活动了,真是多事之秋啊!”
......
白小乐回到自己房中,将先前扔到一边的“易经”接着翻开看了起来,只是这传承千年的经典实在是晦涩难懂,虽然上面的每一个字,白小乐都认得,但是连在一起,却是根本不知其所云。
白小乐只看了一会儿,便打起鼾来,进入了梦乡。
与此同时,玉京城外,一骑从远处飞奔而来,那些城门口的士兵见状,却是丝毫不敢阻拦,只见他快速掠过城门,接着又一路向着皇宫的方向飞奔而去。
街道两旁,无数有心人盯着那飞驰的而去的骑士,脸上各自流露出不同的神色。
“八百里加急,怕是哪里又出事了!”有人轻声嘀咕道。
过了片刻,无数内侍从皇宫中涌出,分别前往朝廷的各个重臣住处,将一众大臣们请入了皇宫。
另一边,
落燕关上,
一个浑身披着甲胄的将军,此刻正双手扶着女墙,双眼紧紧盯着远处乌央乌央的兀术大军出神。
此人正是大雍朝的北方兵马大元帅,铁孚先!
“铁帅,刺史那边有回复了,还是不肯驱逐城中的胡商!”这时,一个一身亮银甲胄的年轻小将跑过来道。
铁孚先闻言叹了口气,道:
“知道了,看来只能等陛下的圣裁了,算算时间,咱们的信使也应该抵达玉京城了。”
......
大雍皇宫,
宣政殿内,
此刻,玉京城内三品以上的官员,俱都聚集在这一方殿堂内。
“不知陛下这会召集大伙来,所为何事?”
“我听我家下人说,先前看到有八百里加急来报,我估计皇上召集咱们,八成是与这有关!”
“莫非是哪里又有人举旗造反了?”
“我觉得是兀术汗国又来扣边也说不一定,先前兵部就收到消息说兀术汗国内部秣兵历马,正蠢蠢欲动呢。”
众人议论间,只见一人从内殿背着手走了进来,此人中等身材,留三缕髭须,身披一件道袍,上面绣着太极八卦,日月星辰等图案,正是这大雍朝的皇帝陛下。
只是,瞧着他此时的这身装扮,却是像道士更甚于像皇帝。
这大雍皇帝临朝二十载,自他登基开始,便一直痴迷于寻仙访道,妄图长生久视。
作为一个皇帝,他既不勤政,也不爱民。他荒于政事,如今大雍朝的一应政务都由内阁的几个大臣在进行处理;他横征暴敛,通过自己宠信的内侍搜刮民间的财富供他修道。怎么看,他都算不得一个好皇帝,但是,却也不能因此而小瞧了他,至少,他登基二十年来,手中的权利依旧被他牢牢把控着。
在场众朝臣显然对他这一身装扮早已习以为常,当下也不再吭声,目送着他坐上龙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