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幻之盛唐 > 第257章完结

第257章完结

在论坛上反复被研究推敲的一个人物,对他的作风和事迹都有所了解。

据说他根本不顾官场过手,都要留好处的潜规则,不肯让无关的人的分薄功劳,而且还在粮饷装备上,屡屡为自己的部下据理力争,甚至直斥那位李巨殿下“不忠国事”,但事实上天高皇帝远,河南距离平凉朝廷何止数千里,无论是叙功还是请赏、求饷,其中要过手多少次,连颜氏这样金堂玉马的望族,也不免被人半路侵夺了功劳,陷害至死,更何况他这小小的一个县令。

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

当时,令狐潮与张巡原系太学时旧同学,因遣使致书,申言夙契,且云:天下存亡未卜,守此孤城何益,不如早降为上。张巡部下有大将六人,亦劝张巡出降。张巡大怒,设天子画像于堂,率众朝拜涕泣,谕以大义,众皆感奋。张巡乃斩来使,并斩劝降六将为祭旗。人心固然振奋了。

这六人身份职衔都高于他,都是深有背景的人物,说杀就杀了,却也惹恼了地方上的大族豪强,自从老皇帝诏令天下募土自守,这些人家好不容易出人出钱,为家族扶持一个官方的利益代理人出来,本来想借光渡渡金,求个进深之途。

虽然没办法在官面上挽回什么,但明里暗中的使拌抵制乃至被人视做眼中钉,刻意的排挤,见死不救也就毫不希奇了。据说他为了抗战,虽然先后投纳过毫几位重臣门下,却始终不得重用,一直也没有一个合适的名分,连功劳和封赏,也屡屡被人掩灭贪没。

这么一个大公无私,而且认死理的人,说好听叫做执着信念的人,说难听了,也很容易被人当做茅坑里的石头,敬而远之。做他的部下当然很舒服,但是作为他的上司,就要头痛不已,只要他认为正确的东西就会力争到底,我虽然挂了一大堆看起来显赫的头衔,但是却管辖不到他,也无法保证是否买我的帐。

想归想,但我还是早就准备好了说法。

“我愿助你,不仅仅是因为你的个人,而是因为你处的位置”

“哦”他稍稍扬眉动容。

“如果眦阳不保,则江淮危以,朝廷的东南税赋重地若又所闪失,则天下局势乱亦”

充分肯定了他们的功绩,堂下有人顿时不免喜形于色。

“因此我不仅是在帮你,也是在帮江南的百姓,就算没有你,无论是谁站出来,处在这个位置,我也会一力扶持他的,这是出于天下大势,朝廷方略的问题,不是个人的恩德”我如是说。

这个答案他还算满意,至少在座的看起来都挺满意的,连有些紧张的许远,都顿时松了一口气,重新换上一副悦容

然后说通了最主要的关节,宾主尽欢交换起意见和条件来,也就轻松多了,他是个忙人,这胜利是属于龙武军的,对睢阳来是一个惨局,千头万绪的东西还很多,很快就准备起身拜别,我又突然想起一件事,转身对许远说。

“尚有一件事,烦劳足下”

“不敢但请吩咐”

我开声道“书记何在”

杜佑闻声进来。

“可见这一年来守战,即心得体会,详尽书录一份给我”

“这又是为何”他面露疑惑。

“诸君守一城,以扞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江南无佯,唯诸君之功,其中种种勘称兵家典范,我愿以着述传世,一方面可以激励天下军民,一面也可垂范后人,为百世鉴之。”

这倒不是我刻意的夸奖。除去政治上不理想,他在军事上的才华真是没得说。

根据我留在他身边的人回报。

他的战例可以称智谋超群,指挥卓越,尤其善于临机应敌。相继导演出了火烧叛军、草人取箭、出城取木、诈降借马、鸣鼓扰敌、城壕设伏、削蒿为箭、火烧蹬道等一幕幕活剧,可谓计无穷出,已经达到“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的境界。不仅已为将士们为其折服,以至于叛军也对其智谋敬畏不已,最后只好改用长围久困的战术,不敢再轻易攻城。

他还擅长“兵将相习,人自为战”的作战指导。由于叛军兵军将广,在攻城时四面围攻,这样一来无法保证面面具到,所以他“勒大将教战,各出其意”,做到万无一失。正如他自己教育部下所讲:“古者人情敦朴,故军有左右前后,大将居中,三军望之以齐进退。今胡人务驰突,云合鸟散,变态百出,故吾止使兵识将意,将识士情,上下相习,人自为战尔。”所以“兵将相习,人自为战”是张巡长期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