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夜里鲍虎臣如何身亡?归天鹤怎样威逼及此次行动的经过,一五一十的讲了一遍。
听他讲罢,贺顶红看着易水寒笑道:“易兄,听说你有一段时间曾致力于临摹归天鹤的书体,可以以假乱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易水寒眼睛盯着帐外,笑了一笑:“说来也是闲着无聊,一时兴之所至,投其所好,奉迎于归天鹤罢了。只是后来想想,颇觉无味,也就不练了,你怎么突然问起了这些?”
贺顶红道:“易兄觉得奇怪?”
易水寒道:“不是奇怪,而是非常奇怪。”
贺顶红抱着肩头微微笑道:“小弟想借易兄之笔,给许峰、周刚、安元海和秦城他们四人写上几个字。不多,就八个字,这对易兄来说,只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易水寒没说写,也没说不写。他的目兴突然落在正在燃烧的烛火上,脸上流露出一种说不出的表情——一种想要解脱,而又含着种种无奈的复杂表情。
他的脸上,看不出是喜是忧?是爱是恨?
人生往往要面对很多选择,但有些选择又不知是对是错?大多数的人,似乎都有过这种经历。
在易水寒眼里,归天鹤绝不是那种简单的以善恶或好坏来评价的人。他评价人的标准只有四个字,仇人与恩人。
这与善恶绝对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因为仇人也可能是好人,而恩人也可能坏人。
所以就是到了现在,在易水寒心里,他依然对归天鹤恨不起来。“受人滴水恩,须当涌泉报”。不管怎么说,在自己最潦倒、最落迫的当口,是归天鹤给了自己一口饭。所以,他一直将归天鹤当做恩人看待。
——即是恩人,纵使他不仁,自己也不可无义。
这一句话,也一直是易水寒紧守的人生原则。
他和王佛一样,都是用情很深、很专,且聪明透顶的人。
但他又和王佛一样,犯了一个同样致命的错误。
坚持自己的原则,至死不移,永不言弃。
为了自己的原则而执着的活着,这种人固然值得尊重,可在流于世俗和庸俗、人人皆以圆滑处世、视正直为愚腐、标虚伪为时尚的现实社会里,情义与原则,又何曾不是一种弱点?
望着烛火,易水寒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老实说,他并不想背叛归天鹤。虽然他知道,只从没杀王佛那一刻起他已经背叛了归天鹤,但他不想再背叛第二次。
然而贺顶红和王佛一样,又都是他的朋友。
是对是错,他真的不知道。
贺顶红也低下头去,看着眼前的烛火,他的声音和易水寒的表情一样,同样透着无奈:“我知道,易兄很为难,但你想没想过?归天鹤虽然有恩于你,他却使你失去了自由。他对你的恩就像是一个大笼子,你如果一辈子不想摆脱,便只有困死在那只笼子里。你死了不打紧,如玉怎么办?”
易水寒摇头道:“我没想过。”
贺顶红道:“我至今还记得,易兄曾给小弟说过,‘真有那么一天,愚兄也和你一样,投在三王爷门下。’如今归天鹤已然对你下了毒手,易兄为何还这么执迷不悟?”
“不错,我是说过那句话。”易水寒轻声叹道,“可是,我发现自己根本做不到,更何况……如玉还在他的手里……”
贺顶红断然一笑,道:“易兄若是一直这样,便会一直觉得痛苦。其实这也不难,若想彻底摆脱一个人,便只有——杀了他。”
易水寒冷冷的吸了一口气:“为了朋友,我可以赴汤蹈火,死而无怨。但要让我杀他,我办不到!”
贺顶红的眉毛动了一动,嘴角挂着一丝残酷的笑:“小弟没说让易兄杀了他,不过,有一个人肯定会杀了他。”
“王佛?”
“是。”
易水寒低下头,无语。
“其实就算是王佛不杀他,也一样会有人杀他。”贺顶红的眼中闪过一道厉芒,“总之归天鹤一天不死,许多人便难得安宁。易兄,小弟还是那一句话,你不替自己着想,也该替如玉想想。其实说到底,咱们所做的这些,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朋友——王佛!”
当再次听到“如玉”两个字时,易水寒的心又痛了一下,身子凛然一惊,他终于将头抬起。他的脸上,似有一团火在燃烧:“好!我写。不知你让我写的是什么字?”
贺顶红随口说道:“本官于此,速来见我。毕都督,取纸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