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巾帼红颜:穿越之我是穆桂英 > 分章完结阅读27

分章完结阅读27

黎山圣母没有回答,只是一边走,一边道:“你的‘路’还长着呢。如果总是纠结那点儿事,你会失去的更多了。”

穆桂英失神地看着黎山圣母走完,她知道师傅不是回寨里了,而是回黎山了。慢慢坐在草地上,穆桂英想着心事。或许师傅说的对,这个时代的人已经适应了战争,死人。我已不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了,我生活在战乱频繁的宋朝。如果我总是纠结那件事,遇到辽兵时可能下不去手。那我身边的人,死的会更多。为了自己的亲人,适应这个朝代吧。

“看来‘穆桂英’是逃脱不了破‘天门阵’的命运了。”穆桂英轻叹一声,重整心情,起身迎向走过来的钟二娘。

……

时间就一把杀猪刀,穆桂英还没有怎么感觉到呢,就快到十八岁了。

眼看着穆柯寨里频频来拜访的人,穆天王与钟二娘面对穆桂英时,都有些尴尬。穆桂英知道那些人是来探听‘比武招亲’的事,不过,穆天王与钟二娘从没对穆桂英提起过,穆桂英也不好多问。穆桂英可没有傻到,告诉穆天王与钟二娘,爹爹娘亲,你们不用说了,我都在我满月那天听到了。那穆天王与钟二娘不得把自己的闺女,当成神仙来贡上啊。

穆桂英在这儿考虑自己‘比武招亲’之事呢,平静了许久的边关却热闹起来了。原来,严容的‘天门阵’摆好了,肖太后便命韩延寿为大元帅,肖天佐、肖天佑为监军,兵发九龙山。然后,又向驻守在边关的杨六郎发了战书。

战书是韩延寿亲自所写。大概的意思就是宋辽两国连年交兵不分上下,不仅浪费钱,还连累百姓。如今,韩延寿在九龙山飞虎峪摆下一座大阵,名这天门阵。请宋朝来破阵,破了,辽国认输。并且再也不会南侵,两国永远交好;破不了,宋国输。便以黄河为界,黄河北均归辽国。而且辽为君,宋为臣。宋朝要向辽国进贡。

杨六郎见这战书,自己做不了主,便回信韩延寿,待上报朝庭再做定夺。于是,一封八百里加急快报,第二天就放到了赵恒的龙案上。早朝之中,各个文武官员的意见却是出奇的一致——战。

赵恒见朝中的意见这么一致,还挺高兴,君臣一心嘛。可寇准却看明白了原来那些反对派的心态,他们是想,就是输了也就是黄河以北给了辽国。可他们还是做他们的朝庭重臣,根本就不会损失什么。至于赢了,那就更好了,他们也就在后面歌功颂德,说不定还会被皇上赏赐些什么。

于是,寇准给八王爷使了个眼色,军权。八王爷与寇准是老交情了,自然明白寇准的意思。趁着赵恒夸赞上下一心之时,寇准联合八王爷一口气,保举了杨六郎做了大元帅,他们两人做了监军。一旁的王强晚了一步,心中恨的咬牙切齿。不过,王强毕竟是宰相,脑袋反就着快。待寇准,八王爷说完,王强便立刻请求做个粮草官。为大宋的兵将们能无后顾之忧,宰相大人愿亲自押送粮草,这可让赵恒感动坏了。

寇准看不出王强又想做什么,便没有出声,可是眉头却在紧锁。八王爷却是向寇准使使眼色,晃晃自己怀中的金锏。寇准立刻明白了八王爷的意思是,脸上露出笑容。

为了确保这次的胜利,在寇准的请求下,佘老太君带着杨家女将也全部出战。同时,寇准还请求皇帝赵恒张榜求贤,寻找能破‘天门阵’的贤能。最后,寇准又以枢密使的身份,将汴梁城打造的跟铁桶一般,才与众人赶往三关……

第四十一章 探天门阵

皇帝赵恒的旨意先寇准等人到达边关,不过杨六郎知道自己对阵法所知甚少,便没有应辽兵大元帅韩延寿的邀请,去九龙山‘观阵’。知道自己的老母亲佘老太君也会来边关,所以杨六郎是打算与母亲一同观看这‘天门阵’。

不过,这个想法杨六郎没有对旁人说,也就因此在军营中产生了一些小误会。从最底层的兵丁起,开始流传着‘杨元帅怕了辽国的天门阵,连阵也不敢去看’‘辽兵要胜了,宋朝要败了’等等的话语。

杨六郎听后倒是没有怎样,可他的几个义弟可坐不住了。孟良、焦赞,岳胜等几人都是杨六郎的铁杆部下,齐齐来找杨六郎出主意。杨六郎摇摇头,只说了一句:“谣言止于智者。”

之后,杨六郎便拿出一封亲笔书信,交由孟良、焦赞,让二人去五台山请杨五郎下山。粗人一个,只会在一旁生闷生。而岳胜就比较有头脑,他想既然辽国肯这么猖狂,这‘天门阵’肯定不是普通的阵法。最好要找来更多的帮手,帮助破阵。

最后还被岳胜想出一个人来,这个人就他从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