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营帐。
穆桂英再看杨宗英,杨宗英立刻说道:“今日还没去陪奶奶说话呢,小弟与未来嫂嫂一道去好了。”
“那好。”穆桂英与杨宗英出营帐便想起,八王爷与寇准回汴梁城已经一个月了。此时朝庭派人来,应该是王强的事情解决了,就是不知道这次的消息是好是坏。可隐约间,穆桂英感觉到自己好像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儿。直到到了佘老太君的营帐,穆桂英也没有想起忘记了什么。
穆桂英与杨宗英进了佘老太君的营帐,也顾不得想什么了,因为杨家所有的人都聚焦在这里,就连正在瓦桥关巡哨的杨宗保也回来了。环视了一圈,穆村英才发现营帐中,只多了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青男子,这人正坐在杨六郎的旁边与他说着什么。
心中思量着这人的身份,穆桂英上前与佘太君等人见过礼。佘老太君待穆桂英向所有的长辈问候了一遍,才让她来到自己的身边坐下。然后低声道:“那人叫寇安,是寇准寇大人的义子。寇安是告之咱们,王强的事情已经结束了,而且寇大人还升了宰相……”
没等佘老太君说完,营帐外的传令官便来禀告,朝庭的人到了,让杨家众人到中军帐前听旨。余老太君立刻起身与杨六郎率先走出营帐,杨家众人整齐地跟在后面,穆桂英则是走在最后。
杨宗保见此也落后一步,陪在她的旁边。见穆桂英眉头微皱,杨宗保以为她不习惯,便低声道:“这次寇安来并说别的事,想来应该不是坏事。让你也来,说是还有给你的旨意。”
“哦。”穆桂英点点头,心中却有些紧张。毕竟,这是前世今生第一次经历这样的事情,不知道与影视剧中看到了剧情是否一样。
……
“保灵侯杨延昭何在?”杨家众人刚刚走进中军帐,一个太监模样的人,便尖着嗓子叫杨六郎上前。
杨六郎赶紧上前一步,向太临拱拱手:“杨延昭在此。”
太监看了看杨六郎微微一笑:“保灵侯不必多礼,这是皇上给你的圣谕。”
说着话,太监便拿过一张奏章递到杨六郎的手中,杨六郎微微一愣。不过,在他接过打开看了看之后,脸色便恢复平静。佘老太君站在杨六郎的侧后方,看出那个奏章上的字体好像是杨六郎的字迹。而在奏章的最后面,却是玉玺的印章即红色的‘准奏’两个字。
没等佘老太君思量,那个太监又尖声道:“杨宗保、穆桂英上前接旨——”
穆桂英与杨宗保相互对视一眼,连忙走到前面跪下。太监看了看两人,又笑眯眯地从旁边的小太监手中,拿出一卷明黄色的丝绸似的卷轴: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闻穆氏桂英,娴熟大方、温良敦厚、品貌出众,屡建奇功,朕闻之甚悦。杨门宗保,令公之长孙,其性之义,其行之良,允文允武,适婚娶之时。两人天设地造,为成佳人之美,朕特许两人阵前,八王爷为媒人,择吉日完婚。钦此——”
圣旨宣读完,杨家众人全都愣住,除了柴郡主。因为柴郡主之前只是写信给了八王妃,是想请八王妃想想办法,让杨宗保与穆桂英尽快完婚,不要耽误穆桂英的年华。没有想到,皇上却是直接下了赐婚圣旨,也不知道八王妃是如何办到了。
太监收起圣旨,却见穆桂英、杨宗保还愣着,便笑道:“杂家恭喜两位成就大宋朝的一段佳话了,请杨统领接旨吧。”
“哦,哦,谢谢公公。”杨宗保连忙起身接过圣旨。他见穆桂英还愣住,便想拉她起来。可那太监却笑道:“穆娘子还有圣旨要接,就先别起来了。”
本来穆桂英还有些发愣,因为她的记忆中可没有赐婚这一段儿,可听到太监的话,又回过神儿来。不只穆桂英疑惑,就连佘老太君及杨家众人也都疑惑了。‘婚’也‘赐’了,还要穆桂英接什么‘旨’呢。杨六郎却是将杨宗保拉到自己的旁边,他明白穆桂英还要接什么旨意。
太监见杨家人都看着自己,便又拿过第三道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惟治世以文,平国以武。军帅戎将实朝廷之砥柱,国家之干城也。乃能文武兼全,出力报效讵可泯其绩而不嘉之以宠命乎。尔穆氏桂英,将门之后,师从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