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叫过老管家杨洪:“杨洪,明日你出去打听一下。看看近日来,朝中发生什么大事了。”
“老太君,其实杨洪知道是什么事……”杨洪身为天波府的管家,时常出府,也经常遇到朝中官员府中的下人。所以,杨洪也知道是南边发生叛乱了。不过,佘老太君早就有话,不准参与朝中事,杨洪也就没有说。
如今见佘老太君问起,老管家杨洪才将自己所知之事,向佘老太君说了一遍。最后,他还说道:“杨洪还听说,官家已经命岳胜还有两们姑爷到宜州打前战去了。”
“这么说,是还没有主帅统兵了。”佘老太君心思转了转,便明白了八王爷、寇准所来何事。
本来,大宋朝有战乱,杨家身为将门,吃着朝庭的俸禄,理应为朝为国出力。可一想到,赵恒对杨家的猜忌,对杨六郎的态度。还有,杨家闭府之后,对杨家的不闻不问。这些都让佘老太君怒从心中起,火在肺中烧。啊,用不着我们杨家了,就扔在一边儿,恨不得踢得远远的;有事了,就想起我们杨家的好了,来请我们了。我们杨家这次要是就这么容易答应了,那以后的日子还能过好嘛。
佘老太君越想越气,用龙头拐狠狠地砸了一下地面,便站起身准备回房。不过,在想什么之后,又停下对杨洪说道:“杨洪,从明天开始,如果八王爷与寇准来了,就说府中没有人,都出去了。一定不要让他们进咱们杨府……”
第一一六章 终进天波府
第二日,天气十分不错,寇准、八王爷再次来到天波府。没想到,八王爷的侍从去叫门时,却没有叫开。
“启禀王爷,天波府的下人说,佘老太君带着全家人一大早就出门了。”这侍从昨夜也跟着八王爷来过天波府,大略的也清楚一些内幕。所以,今日吃了一记闭门羹,脸色很是古怪。
寇准看着脸色有些尴尬的八王爷,轻轻一叹:“看起来,佘老太君是知道南国叛乱之事,也明白你、我二人上门的原因了。不过,却因为……”说到这里,寇准没有在往下说,可八王爷却是清楚寇准下面所有说的话是什么。
“寇相,今天的天气不错,本王请去茗香楼坐坐。”看了看天波府的府门,八王爷向寇准说道。而寇准却是微微一笑,点了点头,放下轿子的布帘:“难得王爷这么有兴致,下官奉陪。”
八王爷与寇准来到茗香楼,在二楼要了一间单独的房间。待小二将一壶刚刚沏好的茶,还有茶点上来之后,八王爷便让自己的侍从在外面守着,他则与寇准单独说起话来。
“寇相,不瞒你说。当初官家要选择平叛的主帅之时,本王就想到了杨家。可本王却没有向官家举荐,你可知道为什么?”八王爷给寇准倒了一杯茶,神情有些萧瑟。
寇准自然是心知肚明,可这里面之事,他可是不好说,便顺着八王爷问道:“为什么?”
“你啊你,明知顾问。”八王爷摇了摇头,却主动说道:“因为本王觉得朝庭对不起杨家,我们赵氏对不起杨家。原本,本王以为官家也会因此不会再用杨家之人,谁想到他居然……唉——”
八王爷长叹,寇准不便做任何表态,却在心里轻叹。讨论了半个多月,最后的主帅人选,仍然没有结果。像寇准、八王爷一样的人,是不好意思提起杨家人。毕竟,赵恒是如何对待杨家人的,明眼人都清楚是怎么回事。而丁谓一流的人,是不想提起杨家人,不想让他们再重回朝堂,威风重现。
结果,最后打破这层窗户纸的却是兵部尚书刘美,赵恒后宫刘娥刘美人的哥哥。刘美也算是皇亲了,可他却是在军营之中一步一步做到兵部尚书这个位置。就连做过刘美顶头上司的杨六郎,都称赞他。可以想像,刘美也是个人才了。所以,不仅朝中大臣,就连赵恒也是很欣赏刘美。而且,这刘美这人为官比较严谨,从不拉帮结派,很是让赵恒另眼相看。
所以呢,刘美在朝会上推荐了杨家人,还仔细地说明了自己的理由。赵恒碍着自己的脸面,在众臣面前,很是勉强地点了头。不过,他也可知道自己再启用杨家人,有些打自己的脸。所以,赵恒不想下旨,而是想让杨家人请旨。这样,赵恒做为一国之君的面脸,也好看一些。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