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说客’的任务,强行地落在了八王爷、寇准的头上,谁让两人是朝中与杨家交情最好的人呢。newtianxi.com
八王爷与寇准碍于此事关系着大宋朝的太平,才勉为其难地接受了赵恒的旨意。可没有想到,一向忠君爱国的佘老太君居然这么不留情面。第一次,没等八王爷与寇准说几句话,佘老太君便是‘送客’了;第二次,八王爷与寇准居然连天波府的大门都没有进去。八王爷这心中的气闷可想而知,可这又怪得了谁呢。
寇准刚要说两句劝慰八王爷的话,八王爷的侍卫便闯了进来。这侍卫的脸色有些难看,语气也有些急:“启禀王爷,寇相公,宫里刚刚传来话。说是又收到消息,南国的大军还没有等岳胜的先锋大军到达,便已经攻下了宜州。此时,南国的大军已经向梧州进发了。”
一听到这个,八王爷与寇准的脸色立刻一变,心中却是又惊又怕。丙人的心中同时想到,这南国的大军竟然已经攻下了宜州,究竟是大宋朝的军队太弱了,还是南国的军队太强了。
脸色变了几变,寇准才沉声道:“王爷,不如我们进宫,了解一下南边的具体情况再做打算。”
“好,我们现在就入宫。”八王爷一边说着,一边向外走。从他的脚步中,就可以看出八王爷也是急了。
八王爷与寇准在正午后进的宫,再等两人出来时,却已是满天星斗。两人这次出了宫门之后,脸色都很严肃,相互之间也没有说话,便各自做在轿子中,驶向天波府。
经过一下午的讨论,此时最合适统帅三军平叛的大元帅人选,就是杨家人了。说实话,之前的讨论中,也有不少的将官自荐。可今日的消息,却让这些人没有了声音。被问到头上,都是一句话:无法胜任。就连刘美这个近些年来,军功利了不少,很有大将之风的兵部尚书都说没有把握打胜南国的大军。而且,同杨家有些关系的姜德、何庆等人,早就以各种借口调出汴梁城了,短时间内也无法招回来。无奈的赵恒只得看向八王爷与寇准。
话说八王爷与寇准的轿子到了天波府的门口,两人便下了轿。看着紧闭的府门,寇准拉着八王爷并没有立刻敲门,而是沉思了一会儿。就在八王爷有些不耐烦之时,寇准叫过了八王爷的侍丛,对他耳语了几句。待侍丛点了点头,寇准与八王爷才上前亲自叫门。
“这么晚了,谁啊?”随着懒洋洋的声音,天波府的大门打开了一条缝。就在发现府让前站的两人是谁时,那下人才惊叫道:“八,八王爷,寇相公……”
就在这时,八王爷的侍卫立时上前一步,挤开了大门,向里面跑去。那个下人吓了一跳,转身刚想要追那人,却又想到这府门口还站着八王爷、寇准。一时之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寇准却笑嘻嘻地说道:“还不去告诉主人,在这里等什么呢?”
那下人一听,连连点头,向府里跑去。八王爷却皱着眉说道:“杨家怎么会有如此蠢笨的下人?”
“他不是蠢笨,是还没有睡醒。而且,佘老太君知道我们今天来过,一定就以为不会再来了。”寇准一边解释,一边走进府中。不过,寇准却没有去天波府的前厅,而是去了校场。而就在寇准、八王爷走向校场之时,杨府中突然响起阵阵钟鼓声。
原来,在天波府中,有一座钟鼓楼。每当发生什么重大之事时,佘老太君便会命人鸣钟敲鼓。而杨家所有的人,一听到这声音,都会在校场集合,风雨无阻。这是杨家多年来的一个规矩,杨家之人没有敢不遵守的。寇准就是利用这点,想让佘老太君等杨家主事之人自行出来。省得他与八王爷,又见不到人。八王爷听到杨府中突然响嘈杂的脚步声,不禁微微一笑:还是寇准的主意多。
此时,杨家的上上下下都已经睡下了。可听到钟鼓之声,却立刻起身穿衣跑向校场,如同军营一般的快速。而佘老太君因为没有睡下,正与杨大娘几人在自己的房间里说话。突然听到钟鼓之声,心中奇怪,便立刻出门,先于其余之人到达了校场。
看到校场点将台上的寇准,八王爷,佘老太君的脸立刻拉的老长。不过,她却没有立刻发作,而让转身让杨大娘等人通知其余之人,不用来校场了。而寇准却来到佘老太君的面前,笑道:“寇准想见老太君一面,还真不容易,不知老太君可赏寇准一杯茶否?”
佘老太君回过头,向身旁的杨排风说道:“排风,却准备两杯茶,端到前厅去。”说完,佘老太君便自行离开校场。看着佘老太君的背影,寇准与八王爷又是微微一笑,赶快追上佘老太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