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有文官,大大小小能有十多位官员。不过,这里面,却没有穆桂英认识的。
按理说,做为平叛的大军,杨宗保与所有的将官都应该在府衙中谈论军事,处理公务。为什么没有见到平叛大军中的将官呢,穆桂英很是奇怪。不过,还没等她再想下去,那行人已经走进。
为首之人没有迟疑地走到了穆桂英的面前,爽朗一笑:“早就听说大破天门阵的浑天侯是一位不逊任何男儿的帼国英雄,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知州大人过誉了,桂英惭愧。”穆桂英心中虽急,语气中却不见丝毫的异样,让那位知州大人暗自点了点头。
这位知州姓李名达,是朝中吏部侍郎李迪的兄长。同时,这两位兄弟与寇准都是好友。所以,穆桂英也是从寇准那里听说过这个李达。李达呢,对杨家之人也是非常敬佩的。特别是知道穆桂英的事迹,更是想见见这位大破天门阵的女元帅。
一阵寒喧,穆桂英见李达始终不曾提起平叛大军之事,心中越加的着急。便干脆地问道:“知州大人,不知平叛的大军现今何处?”
“这个,副元帅一路劳顿,不如先到府衙的客房中休息一下为好。”李达的脸色很正常,可他的目光却左右闪躲。从穿着宽大脱衣服的穆桂英扫过时,还在她隆起的肚子上顿了顿。而其他那些当地的官员,在得知了眼前之人就是平叛大元帅杨宗保的妻子,而且还是大破天门阵的元帅时,便一直低着头不敢看着穆桂英。
不过,穆桂英却顾不得这么多了,又上前步,沉声道:“李大人,桂英知道你是寇相公的好友,也是正直之人。所以,桂英麻烦你如实相告。”
“既然副元帅这么着急,本官也就不在隐瞒了。”李达长叹一声,侧身相让,轻声道:“请副帅到里面详谈吧,此事说来话长,短时间内也无法解决,咱们还是坐下来慢慢说吧。”
经过李达的讲述,穆桂英等人才清楚地了解杨宗保从来到这里,再到打败仗的详细过程。同时,几人对南国大军的实力也是暗暗心惊,还有那位连李达也没有探听到了主帅让穆桂英的也有些忌惮起来。
话说,叛乱之事,还是宜州的知州最先知道的。因为那时,这个知州回他的家乡为老父庆生,而他的家就在交趾国附近的邕州。听附近的百姓说到,由交趾国来到宋境一支军队与当地的一伙山贼联合起来,占领了不少的村子。宜州的知州一听这个,就感觉到不对劲儿。而就在他准备派人探查时,这伙人就攻入了邕州。
好在宜州的知州有所准备,带着家人逃了出来,并立刻派人通知到了桂州。而在李达收到宜州知州的加急军情时,并没有急着上报朝庭。为了确定消息的准确性,先派人到宜州查探情况。
确定了这伙人已经占领了邕州所有大大小小的县城,李达才明白这不是小事情,而是叛乱。于是,李达一方面派人八百里加急,将消息送入汴梁城;另一方面开始通告广南西路所有的州府戒备,并且也调遣自己手中的兵力准备平叛。
李达手下的兵力,虽然都是厢军,可是实力也是不弱。却没有想到,他们还没有遇到对方的主力,便被打了个惨败。还看着那伙人在邕州建立了‘南国’,那伙人的首领自称为‘景仁帝’。无奈之下的李达,只能守护着桂州等待朝庭的大军。
眼看着南国大军一路北上,李达好好不容易等来的朝庭来人,却依然惨败,还被占领了宜州。最让李达心焦的是,南国与宋军交战多次,他却得不到一点儿,关于这个‘景仁帝’的信息。而且,带领南国大军多次大胜宋军的主帅,李达也是得不到一丝了解。
好在南国大军攻下宜州之时,再也没有动作,让李达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又有些疑惑。而当杨宗保带着平叛大军到来,准备驻扎在柳州与桂州成掎角之势,慢慢收拾南国的大军。
可杨宗保与李达万万没有料到,这南国的大军竟然就在李达的眼皮底下摸到了柳州。并以闪电之击攻下了柳州,痛击之后赶到的平叛大军。杨宗保深知平叛大军一路劳累,根本没有力气作战。一时情急,便带着大军准备退到桂州。
就在这个时候,南国的大军便放心谣言,说宋军大败,主帅逃了。宋军的军心自然受到了影响,让南军的大军趁势追击,再次大败宋军。乱军